第八百四十四章 变法、科举、连横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八百四十四章 变法、科举、连横 (第1/3页)

    秦学一旦大行于世,整个原九州的诸子百家必将大兴,学繁荣昌盛,到时候像后世的科举一样。..

    到时候的国考,才是真正的天骄争锋,为了一个名次,寒窗苦读十年。

    ……

    蔡邕等人由于眼界的限制,现在他们还想不到科举大行于世,天下九州的官员尽数出于科举的盛况。

    那种盛况,千古无二!

    李法提出的这一次变法,其实质是科举制。他在耕战体系的层次加了士农工商,这样一来会避免重蹈大秦帝国的覆辙。

    将耕战体系加入士农工商,这相当于是一种和,以士农工商来缓解耕战体系的霸道,到时候大秦将不会是一头战争困兽,也不会因强而亡。

    ……

    嬴斐心里清楚,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士子应举,原则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

    这也是科举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

    正因为如此,秦侯嬴斐才会让李法主持变法,他心虽然有一系列的解决办法,甚至于科举制更加完善。

    只是他心里清楚,任何事情都是一步一步来的,不可能一蹴而。从察举制一举飞跃到公务员制度,跨度太大。

    嬴斐清楚现在只有利用科举制度来过渡,等到时机成熟,才能过渡到公务员制度。

    在他看来,后世天朝的公务员制度是一种近乎完美的考察制度。

    只是公务员制度的确立,需要强大的法律来保证,此刻的秦侯府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便是此刻秦侯嬴斐面对的处境。

    ……

    嬴斐心里明白,等天下一统,九州学兴盛,到时候参加国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