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团结河(二)
第二百九十章 团结河(二) (第2/3页)
表面有一些芝麻,看起来还算不错。另外少一些的是油饼,面里不但有盐,还有葱花和油,里面是牛肉馅,虽然是腌制的发红的肉,但也是相当不错了。
“乡长,吃完这顿可就没下顿了啊。刚才库里最后五十斗面,我做了一千个饼,给列位探险的兄弟们准备的。”虽然有客人在场,但老马似乎丝毫不给副乡长面子,只听他继续说道:“我听说国家储备粮库的车队因为暴雨耽搁行程了,这是他们的信使骑快马过来报告的,大概还得有十天左右的样子才能把粮食送来。乡长,这十天你可得好好想想怎么弄,大伙可不能饿肚子呀。”
“这粮食咋消耗得这么快?”副乡长一听也急眼了,不顾客人在场,便问道:“上月初我记得还有很多的,怎么一下子就空了。才一千个饼啊,又不是几万个。”
“谁让这一波波地往咱们房山乡来人呢?”老马白了副乡长一眼,看样子对他不是很尊敬,只听他继续说道:“上个月一共来了三拨人,地区调研组一拨,东金总公司考察团一拨,陆军部参谋旅行的人一拨。本月才三天,就已经来了两拨人,建筑材料公司的人一拨,现在国家开拓总局又一拨人。乡长,这每来一拨就消耗我们不少粮食,虽然他们都给钱了,可谁稀罕钱啊,不能吃不能穿的,有个鸟用。北面矿区那边有些人你不是不知道,真饿极了,一袋金豆子换几个饼吃的都有……”
“行了老马,别说了。”副乡长一听立马打断了他的话,然后转向开拓总局的副处长钱进(东岸早期高官钱浩之孙,今年35岁)、探险队队长萧光尬笑道:“呵呵,让你们见笑了。老马就这脾气,直性子人,倒不是对你们有什么意见。大家放心吃饭,不要担心其他的。乡场上还有几家粮铺,待会我就写几张条子,让老马去借粮,临时周转一下,问题不大。”
老马闻言哼了一声,转身去了门外,不一会儿又走了回来,带着两个帮工,给大伙端来了一些菜肴:两大盘烤得喷香的肉脯、一盆炖土豆、几样酱菜,外加一些果子,两瓶白酒。看得出来,老马虽然对一拨又一拨的考察队、探险队、调研组什么的人过来颇有微词,但他的工作还是比较兢兢业业的,比如这会就给大家安排地明明白白的,非常不错。
“都是地方土产,抓紧趁热吃吧。尤其是这鳄鱼肉脯,老马亲自烤的,他手艺不错,大家都尝尝。”副乡长一边给众人倒酒,一边说道。
东岸发展快六十年了,国土面积是越来越大,人口——尤其是来自各地的人口——越来越多,这民间风俗文化的差异性也渐渐明显了起来。以饮食为例,除了烧饼、蒸饼是通行全国,是绝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食之一外,其他则大不一样。像房山乡这边,既不靠海,交通设施又差,因此基本上只能在本地挖潜,以附近森林里众多的动物为主要肉食来源,间或有一些从外地运来的价格较高的腌肉和咸鱼,但不太多。毕竟,从昌顺港卸货后,还要通过骡马队长途贩运而来(北宁铁路尚在修建之中),这成本自然低不到哪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