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受伤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受伤 (第2/3页)
的叶洛一人破局,剩下的都被网住了。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庄家永远走在散户之前。当还有许多的人们沉浸在完美无缺的演出,久久不散时,“今宵酒醒何处,扬柳岸晓风残月”却是最后的残局。
随之,百元股神话破灭,股市泡沫出现。
但人们的焦点永远不在失败的人身上,也没有人去慷慨地施舍一点怜悯。大多数人则对于叶洛能幸运地在股灾来临之前卷钱跑出来表示出浓厚的兴趣,钦佩,羡慕之情流于言表。
人就是这样,是种善忘的动物,完全记不起当初评论叶洛在股票价格狂飙时抛售股票的不智的场景了。
王骁帅也是爱看新闻之人,所以对叶洛的兴趣颇大,即所谓“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所以当于飞鸿推荐叶洛来试镜时,他是一百个答应,只不过,借引子和叶洛相识一下才是他的目的。
“王导好!”
王小帅大叶洛十六岁,而且由于成名早,很有气场,成熟和成功男人的那种。他可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式人物。
说到导演代际划分,大抵如此:建立了中国本土电影雏形的郑秋、张石川等为第一代;创造了三四十年代社会写实风格的蔡楚声、孙余等为第二代;四九年后致力于社会主义语境表达的崔嵬、谢晋等为第三代,七九年后追求影像语言电影化的张暖忻、谢飞等为第四代;八五年后使中国电影走向国际的陈凯哥、张艺某等为第五代;九零年代后崭露头角的张原、王骁帅等为第六代。
不得不说叶洛很幸运,第六代导演中胡雪杨、王骁帅、娄叶、张原、管琥、路学常、张杨、贾樟坷都是北影毕业的,有着同门之谊,就看他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了。
虽是第一次见,但叶洛也知道眼前的人很有才华,不然也不会在国外那么受老外的青睐了。
要知道人家九三年独/立制片编剧导演处/女作《冬春的日子》,可是获得了意大利丝米诺艺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希腊铁萨隆尼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金亚力山大大奖),九五年该片更被英国BBC选为电影诞生一百周年之百部最佳影片之一。
带着眼睛,留着长长的头发,貌似这是现在很多自诩为文青的标配,或是受到北野武或王家纬的影响,后者其实还是因为前者才戴墨镜的。
“叫我师兄吧!我是也是北影学院毕业,八五届的。我就托大叫你小洛了,没问题吧?”
叶洛给王骁帅的印象很好,没有青春期年轻人的棱角和傲娇,年少成名的他也见了不少,但很多都是心性不够成熟,总摆出一副一切尽在我手的表情。而叶洛这样成功的,王骁帅在他脸上,脚上都找不到一丝的痕迹。
“当然没问题,这是我的荣幸啊!”
一句话过后,叶洛所有的不适都消失的无影无踪,突然间觉得名导也就这么回事,没多只鼻子和眼睛的,紧张个什么劲呢?又不是只此一家,电影多了去了,何必一棵树上吊死?
“师兄,问一下你这次筹拍的电影是讲什么的?”
“就是讲学生,生计,外加上友情,朦胧的爱情和家庭的,怎么,你不是也要想投资我的电影吧?”
“我可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师兄既然已经开始筹备了,相信以你的名气,估计资金什么的早到位了,哪里用得上我多此一举呢?”
“呵呵,倒挺会说话的。不过现在有投资方不代表将来有,以后我要没钱时你这个师弟是不是要赞助一下啊!”
“绝对没问题,师兄拍什么我都支持!”
不是叶洛怎么大方,而是不,差,钱。有钱,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