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因和后果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百一十三章 前因和后果 (第1/3页)杜秋说微软不重视互联网,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微软不是不重视互联网,只不过眼光看的太长远了,以至于忘了脚下的路——他们雄心勃勃的想搞光纤宽带,看不上拨号上网的窄带互联网。
微软内部有一个部门,叫做高端消费技术研究小组,简称ACT,专门研究如何提升Windows操作系统的利润,早在1992年的时候,这个小组就提出了一种极具前瞻性的宽带互联网战略:用巨型服务器存储所有信息,然后通过光纤宽带,向用户提供视频点播、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等高附加值内容。
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这个战略构想,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名为“荷马”的技术小组,想要制定一种适合家庭使用的远程信息通信标准,简称RIP,1994年比尔-盖茨结婚前,花了5340万美元建造的豪宅里,就用到了部分RIP里的技术。
RIP项目的负责人名叫马林-埃勒,他想设计一个高度灵活性的客户端软件,让用户通过它和服务器互动,简而言之,就是要做一个浏览器,但在1992年的时候,全世界几乎没人知道怎么开发浏览器,马林-埃勒摸索了几个月之后,发现传统编程语言,不管是C还是Forth都无法满足自己的需求,必须要开发一门全新的解释性脚本语言。
但是ACT的主管内森-迈佛德对开发新语言没有兴趣,马林-埃勒只好顶着压力自己研究,并且做出来了一些成果,然而好景不长,在1992年12月份的时候,微软从一家破产公司里挖了个管理型的人才过来,这家伙是个狂热的宽带网络推崇者,上班之后没过多久,就把基于窄带网络的RIP项目给砍掉了,转而去搞基于宽带网络的MSN项目。
就这么阴差阳错之下,微软连续错失了浏览器和脚本语言的研发,在接下来的3年时间里,昂贵的光纤宽带迟迟无法推广,便宜的拨号上网却大行其道,MSN始终是个空壳子,但比尔-盖茨很固执,又呆在远离硅谷的西雅图,坚持认为宽带网络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窄带网络无利可图。
5月初的时候,微软召开了一次例行的董事会,加州门洛帕克市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戴维-马夸特是董事会成员之一,在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