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倡议:头上玳瑁光
134、倡议:头上玳瑁光 (第2/3页)
大的后宫就皇后一人,因此百官也无异议。
西山的太后并没有回来看望小孙子,只是派嬷嬷们送回了一尊玉佛,那是在西山尼姑庵请主持玄妙子开了光的,为此皇上有捐出了不菲的银两为菩萨重塑金身,以祈求国运昌隆,百姓和乐。
皇上在立皇储的那一日,下了一道旨意,全国皆惊。
原来,皇上虽然废黜了六宫,但是老有不长眼的人想着往宫里送女人,打着侍女的旗号,想着有朝一日被宠幸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皇后自从生了皇太子夭夭之后动不得气,因此,为了安皇后的心,皇上下了一道旨意,大汉国不反对男子纳妾,但是广为蓄妾却是有违天和,试想天下男女的数目相当,一个男子拥有了许多的姬妾势必,有许多男子就娶不上媳妇,只能打光棍,长此下去,不是好事,大汉国的人口势必会衰减,因此,皇帝率先垂范,只立中宫一位皇后,一个妻室而已。希望百官了效仿,尤其是年纪一大把的老臣,没事老喜欢搞什么八十老翁十八娘,一树梨花压海棠的风流韵事,试想鸡皮鹤发的老者对着青春红颜,有些不登对不是?因此望百官也能力行减少妾室,发嫁小老婆,而新登仕途的官员将纳妾的有无多少也作为官德来考评。
这个圣旨一下,有人喜有人忧。
喜的是那一干正室夫人们,早就看着家里的那群狐媚子不顺眼了,所以喜滋滋地在家里念叨万岁万万岁。
忧的是那些自诩风流的才子们,家资饶富,所以做一个右一个置办姬妾在屋里,东抱韩娥西拥赵女,如今却是要遣散这些心尖子上的人儿,那个,心里在滴血呢!
当然,皇上发的这个圣旨只是倡议而不是立马执行,但是素来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了许多年的官油子却看出风向来了,看来帝后情深,皇上也希望民间多些和乐少些纷争,以他们过来人的眼光来看,广蓄姬妾却是是没有一点好处,浪费米粮绸缎绫罗还在其次,首先的就是家宅不宁,女子们都善妒,三个女人一台戏,家里的姬妾们多了,自然是不安分了,他们的姬妾有一些年轻貌美的,是伐性之斧,自己渐渐老去的身体不能满足她们的需求,因此红杏出墙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只不过他们都是为官做宦的人,讲究个脸面,悄悄打发了也就是了,平常的富裕家庭,好比乡间的土财主,年纪一大把却养着几个年轻的小老婆,怎么着也有一两个不安分的,和家里的佃户长工有首尾,这些都是常事罢了,倘若真的能废止这个纳妾制度,的确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呢!于是习惯和皇上唱反调的这些老古董们,竟然口径一致拥护圣上的倡议,带头把家里的年轻貌美的姬妾通房打发了出去,家里倒是清静了许多,多年幽怨的黄脸婆也绽开的笑颜,果然是有利于家庭的安定团结。
是夜,帝后二人软语温存。
一番怜香惜玉、鸾凤和鸣之后,皇上朦胧欲睡,恍恍惚惚听得雪静叹息道:“管住了人,管不住心,本来就没有坚贞的心,就是不许纳妾又如何?养情妇、包二奶的不是比比皆是吗?”
黄书太很想问她什么叫做“养情妇、包二奶”,可是他刚才太过努力,实在是体力透支,禁不住睡了。
次日,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