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 (第1/3页)数百年来,中原人很奇怪。人们寄望于用道德来约束百姓,达到国泰民安的愿望,这是没错的。但寄望于用道德来约束外族?燕北一直觉得这就像个笑话。
有些人是可以用道德约束的,比方说他自己,早年间流窜塞外杀人越货,天底下坏事几乎被做绝。但长大后读书明理,知道人世间有道德这么一回事,能被勉强约束。毕竟燕氏不是马匪世家,进入国家上层便要依照人们早已制定好的道德规则去做事,否则很难得到别人认同……燕北认为这才是人们受制与道德的原因,是因为汉朝人大多相信道德的存在,所以他也要相信,而不是因为什么玄乎其玄的人性本善。
人性本善吗?不是的,除了道德人与野兽并无什么区别,而道德又是人中翘楚制定出治理天下的规矩,那是术,不是道。韧性是本恶的,在贤者的帮助下,普通人也能够向善才是最值得骄傲的能力。
可总是这么想,便让燕北的思绪产生混乱与不解,走入危险的死胡同。比方说……如果人与野兽的区别在于抗拒杀戮抢夺的本能一心向善,那么不懂得道德为何物的外族,算人吗?
道德礼乐让国泰民安,人们争相效仿先贤,希望能成为贤者,忠孝仁义。可这也像套在人们喉咙上的枷锁。兵出邺都前的那整个冬天,燕北遍翻前人史书,没有哪个掌政当权者像他这样有乐于树敌与攻掠。在刘协之前有三十几个皇帝,但真正热衷于向外扩张的几乎没有,无论秦汉还是新朝,即便爆发大的战争也仅仅是因守势受到欺压难以忍受。
通常人们更愿意用晓之礼义去规劝外族,匈奴、西羌、高句丽、鲜卑、乌桓,以怀柔手段平息战争的贤才会成为名臣、以怀柔手段和解战争的皇帝会成为明君。而以战争手段结束战争的,大将大多没有好下场、皇帝也要背负上穷兵黩武的骂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