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冤枉

    第二章 冤枉 (第3/3页)

手艺早熟得不能再熟了,凭什么王妃才入这行就把他们给压下?

    他倒不觉得王妃是以势压人,而是觉得她书局里工人能弄出来的技艺他们也能。

    所以他就找了朝廷书局的管事。

    朝廷的书局和几个大的书局向来有合作和联系,大家对家传的手艺的确捂得很紧,但大家也会彼此间做交流,好改善技艺,而朝廷的书局一直在其中任调节的角色,朝廷的书局有改进的技艺后也会与几个大书局交流。

    而天下最好的匠工莫不是在公家,然后才是各大书局的老工人。

    文翰书局的东家侄子找上书局的管事就是问他听没听说过王妃书局所用的刻法,能不能也研究出来,若是可以,他们可以省下好大一笔钱,毕竟,收买书局管事这样的法子治标不治本。

    那书局管事手里管着最得力的几个工匠,正巧最近他缺钱用就拍着胸脯表示,“我们都是干惯这行的,就是没具体的方子只要有个方向也一定能研究出来,回头我和老师傅们商议一下,看能不能研究出来。”

    东家侄子自然高兴,留下了五十两银子就回去了。

    书局管事让老工匠们研究,但大家没有方向,一时也没地方使力,管事心思一动就想起收买王妃书局的工人。

    他也没想买具体的方子,只要对方说说他们如何能在段时间内雕出这么多版的书的?

    活字,怎么个活法。

    大家总是听他们叫活字印刷术,但字怎么活他们却不解其意,他们要是知道是单个字模组成的文章,不用穆扬灵多解释,那些老工匠研究几次肯定能做出来。

    那工人面上应得好好的,说找个安全的地方就告诉他,谁知道转头却把他给出卖了。

    那管事哭得稀里哗啦的,道:“真没想买王妃娘娘的方子,只是打探一下对方那法子,哪怕给出个只言片语我们也能有个研究的方向,小的承认小的是卑鄙无耻,抱着偷艺的想法去的,但却真的没想能买整个方子啊,就那么四五两银子,就给一句话,那字怎么个‘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