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8章 严嵩眼中的土地改革【3】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828章 严嵩眼中的土地改革【3】 (第1/3页)

    如何削弱地主阶级\豪强?

    严嵩心中其实早就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在几年前,发生了一件事,江南某地种桑树获得的收益要远远高于种粮食,于是当地的地主阶级、豪强联合县衙,搞了一次非常特殊行动——决堤。

    挖开堤坝,让河水倒灌,淹没万亩良田,让百姓在洪流中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洪水之后的土地,就是无主的,然后就可以重归豪强、地主之手……

    (前面第几章我忘记了,有写过这个剧情。)

    严嵩就想到了这个故事,觉得这个方法可以变通一下,干脆借助这次农民大起义,推动大明的土地改革,让大明彻底割“三五零”掉“地主豪强”+“土地兼并”,为将来的资本主义发展,扫清土地制度方面的障碍。

    土地制度改革,是一个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类似与欧洲的羊吃人。

    形成“健康有序,流转合理,价格顺畅,抑制垄断”的现代土地制度,是大英、米国等国家经济,真正飞黄腾达起来的必由之路。现代的阿三国为毛迟迟发展不起来,追不上华夏国?就是因为没有形成这个制度。

    但严嵩很清楚,正常的情况下,封建王朝是不能对地主阶级这个毒瘤子下手的。

    因为地主阶级,特别是垄断万顷良田的大地主,都有各种办法,不纳税不纳粮啊!

    每一个朝代,都有免税制度,但基本都是给这些大地主们制定的,比如本朝的“功名免税制”,你考中了举人,免除300亩名下土地的赋税,考中了进士,更牛逼了,300顷土地不纳税。

    这就知道为何很多地主家的孩子,一辈子的任务就是考中一个进士了吧?

    考中了进士,就相当于行走的小金库。

    有的家庭,一门五进士!

    那就是1500倾上好的土地,不纳税啊。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都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