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二章 接班人

    第六百十二章 接班人 (第2/3页)

    “成尚书比您还年轻,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若他为尚书,那起码有十来年的任期,只怕别人等不起。”

    像彭丹,他占的内阁位置很久了。

    之前是阁老,太上皇登基后为首辅,到现在都多少年了却一直不给后人挪窝,后面等着的人未必不心急。

    这次好容易退下一个秦信芳,大家肯定争破头。而秦信芳的推荐又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只会从他推荐的人选中选择,除非皇帝有新的人选加入竞争。

    选金万总比成尚书好,因为金万已年逾六十,就算要当阁老也当不了几年了。

    所以在二选一的情况下,大家肯定选金万,而不是年富力强的成尚书。

    而秦信芳如此推荐,显然更属意金万。

    秦信芳嘴角一翘道:“彭丹把守内阁多年,又为首辅,而其他三位阁老分别代表刑部,兵部和吏部,跟彭丹所代表的户部一直互为犄角。现在还好,再过几年,焉知他们不会联合起来把持朝政?而且大楚的教育和农业也该往前走一步了。”

    “你大师伯管着翰林院,对地方教育研究了近二十年,跟欧阳尚书是好友,由他顶替我的位置,不仅可以拦着其余四位内阁结盟,更可以让大楚的教育更进一步。”

    “而且我和你大师伯说好了,他退下后会举荐成尚书。到时候要变的就是农桑水利了。”

    “所以成尚书会支持大师伯?”

    秦信芳颔首,这是他与成尚书达成的协议。

    成尚书是工部尚书,是六大尚书中难得的务实派,前两年刚从工部左侍郎提为尚书,他一直着力在改进水稻种子上,已然有了进步。

    但因户部拨款的原因,培育出来的水稻一直不能大范围的播种实验。

    如果没有两年的大量播种实验数据,他是不敢推广的,朝廷也不敢让百姓大量播种。

    所以他需要更多的话语权,为自己,也为工部争取资本。

    他才升尚书不久,想要升入内阁很难,所以不如先提名,让给金万,金万退下后再提名他,到时候几率就大了。

    秦信芳的政治资源除了部分留给顾景云外,他大部分都交给了金万,而金万以后会交给成尚书。

    这些资源可以给他们的上升提供一定的保证。

    他不知道成尚书之后他肯不肯把资源倾斜到他未来女婿和外孙身上,但他们欠下的人情却一定会在。

    只要他们能够保持本心,在皇帝英明的情况下,这两份人情就坏不了。

    这也是秦信芳给妞妞留下的保障。

    若成尚书像顾怀瑾一样忘恩负义,他自然也有后手对付他,何况顾景云也不是吃素的。

    秦信芳去年便决定要致仕,这一年的时间便是在做布置,他总要给顾景云和妞妞留下些东西,让他们将来想用时能有资源可用。

    可是他又不能因私废公,想要两者兼得,他可是将朝中上下文武大臣都筛选了一遍。

    金万不必说,他已年逾六十,品性能力都摆在那里,家中子侄虽没有特别优秀的,却也不拖后腿。

    对于大师兄,秦信芳还是放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