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甘宁献策】
第138章 【甘宁献策】 (第2/3页)
屯粮,养精蓄锐,待中原有变,便可挥师北上,逐鹿中原,问鼎天下!”
听到甘宁这番话,便是智谋过人的徐庶,也有点惊讶不已,这还是两年前那个莽夫吗,虽然吕蒙那个典故还没出来,却也只能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来形容此时徐庶看着甘宁的心情。
虽然魏延早就知道甘宁有战略眼光,可甘宁现在献上的战略听起来竟然跟演义上诸葛亮的“隆中策”不谋而合,实在让魏延不得不对甘宁投以赞赏的目光。
说起战略,可比战术高上一层境界,整个三国有战略眼光的屈指可数,魏国仅有荀彧、郭嘉、刘晔,蜀国仅有诸葛亮、法正,吴国除了鲁肃,便是甘宁,即便是周瑜、吕蒙都没有这般战略眼光。
这样的战略眼光,不是在一个顶级谋士身上出现,而是出现在一个以粗莽好杀著称的猛将身上,不免有几分滑稽感,可这就是真实的存在,就像那些留过学的人还远没有出过国的领袖有战略眼光是一样样的。
如果不知道未来几年中原会发生的大战,可能魏延也会觉得甘宁这计策跟隆中策一样牛掰,可他偏偏知道,四年后的官渡大战。
以甘宁的战略去做,荆州没有两三年是拿不下来的,而巴蜀之道难于上青天,更难攻取,如果魏延把所有的精力放在江南的刘表、刘璋、孙权身上,那就意味着,他就会像历史上的孙吴一样,眼睁睁地看着曹操坐大。
所以,魏延笑道:“兴霸这大略,实乃良策……”
甘宁听到这里,心中一喜。
这时魏延却又说道:“然则,以我之见,尚有些许欠缺之处。”
甘宁愣住了,神情略微有些不服气,拱手道:“末将愿闻主公高见。”
魏延笑道:“取笔墨纸砚来。”
甘宁本来是没有这些东西,但自从两年前,他听了徐庶的劝告,开始研读诸子百家之后,坞堡里便有了一些笔墨纸砚,他时常练字来平稳心境,可生性刚猛粗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可能毕生都无法改变。
甘宁命人取来笔墨纸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