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偶遇绝色】
第260章 【偶遇绝色】 (第2/3页)
备之下,有此眼光的只有诸葛亮,诸葛亮和鲁肃一样,都是三国时代最有眼光的杰出战略家和外交家。
鲁肃始终不渝地坚持孙刘联盟,是因为他看到了联盟的维持与巩固,关系到江东生死存亡的长远利益,这是他目光远大的过人之处。鲁肃一生的活动,证明了他是江东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活动家。
魏延想到此,不由得为袁术叹息道:“淮南富饶,户口百万,又有你们淮南三杰这样的英才,袁公路还搞到这样的田地,果乃冢中枯骨!”
在刘晔的引领下,魏延前往东城看望鲁肃。
因为淮南的北部诸县都在魏军掌控之下,魏延就没有带太多人马,而且,为了体察淮南的实际情况,魏延还决定乔装打扮,微服私访,扮作寻常客商,前往东城,所以他只带一百多个侍卫,勇将只有典韦,此外还有几个武功不错的偏将。
徐庶不放心,便让甘宁领五千精骑尾随,保持二十里地的距离,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典韦发出警报,甘宁领军迅速跟上。
一路上,魏延详细了解沿途的民生情况,发现自己以前沿用在其他地方的政策,放在淮南,还有些水土不服,因为淮南遭受了袁术多年的荼毒,民不聊生,百姓流离失所,百废待兴,可能需要更多的援助,看来暂时还是要把淮南民众迁移到义阳三郡,等到旱灾蝗灾以及人灾袁术都过去了,再行迁移回来。
刘晔见魏延一路之上十分关注民生状况,开始不解,后来慢慢地被魏延影响,进而对魏延深表钦佩。
魏延知道,刘晔算是东汉末年的官二代,如果不让他亲自体验基层民众的疾苦,他们就只会站在本阶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这样的人打下来的江山,恐怕早晚也会重蹈刘秀东汉之覆辙。
魏延此后每次微服私访,都是找那些世家子弟陪着自己一起去体验民间的疾苦,让他们经历下层民众的血泪生活,他们才真正地作为为民请命。
本来魏延是可以沿着水路坐船直至东城,但魏延不善游泳,且水上若遇险,不方便自救和他救,而且沿着淮河而下,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