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七章 (第1/3页)

    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灭。自此,嬴政统一了六国。

    我终于又见到了蒙恬,他已经被嬴政奉为大将军。

    那天,嬴政很高兴,很高兴,这个天下终于完全的统一,终于属于了他。那天他器宇轩昂,睥睨万物,站在大殿之上。

    可是我没有站到他的身边,我找了理由没有出现。那个历史性的一刻我不该出现,我知道自己是不被历史记住的人。

    晚上,他拉着我站在了屋顶。

    “韶儿,还记得你上次问我的问题吗?”

    我点点头,他指的是有关他可不可以为我放弃江山的问题。

    “现在我回答你。”嬴政仰头望向天空“我不需要放弃江山,如果你愿意,这个江山都可以给你。”

    这一晚的月色太过柔和,这一晚的夜风太过清凉,这一晚的他也让人沉醉。这是他给我的答案,这个男人愿意与我共享这个世界。

    我与他并肩而战,一同仰望属于我们的星空。

    那一年,嬴政统一六国,实行了一系列政策。

    称皇帝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人皇,人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因有“三皇五帝”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秦王政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他又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万世。嬴政梦想皇位永远由他一家继承下去,“传之无穷”。

    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嬴政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取消谥法。谥法起于周初,是在君王死后,依其生平事迹,给予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但秦始皇认为,像这样“子议父,臣议君”,太不像话,更没意义。他宣布废除谥法,不准后代臣子评价自己。天子自称曰“朕”。“朕”字的意义与“我”相同,以前一般人均可使用,但秦始皇限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诏”。文字中不准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讳。文件上逢“皇帝”“始皇帝”等字句时,都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只限皇帝使用的、以玉质雕刻的大印才能称为“玺”。

    中央集权

    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也为了替子孙万代奠定基业,嬴政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

    中央机构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京畿警卫的中尉,掌刑辟的廷尉,掌谷货的治粟内史,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治宫室的将作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