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婚

    拒婚 (第2/3页)

住。其中东宫比较特别,既属于皇宫,又和皇宫相对独立。

    拓拔宇今日要带林珂去的是凤阳阁。凤阳阁是大公主们住的地方,小公主们却是和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拓拔文前几年都是与其母贤妃住在寒翠宫,今年刚搬去凤阳阁。她非常不习惯,常常跑去贤妃那里。幸好宫规不严,而贤妃虽然早已色衰无宠,但是拓拔宇手握重兵,大家心里明白,他将来挤掉太子,自己称孤道寡的可能性非常大,所以大家都让着拓拔文,也就不管她的行为合不合宫规。

    拓拔文此时正在凤阳宫大发脾气,冰冰邦邦地将一堆东西乱扔乱丢,地上乌压压跪了一地宫娥。

    “这孩子疯了,你们兄妹怎么回事情,一个弱冠之年早过而不愿意娶亲,一个及笄之年不愿意定亲。”贤妃大怒,看到拓拔宇就唠唠叨叨。贤妃当年容貌极美而美风仪,宠冠后宫,得宠时间又很长。可惜她现在年过四十,早已失宠。当时的清平宫拓拔洵如今当上了当今皇帝,宫里年轻貌美的内宠极多,难免让她心有怨气,不似当年那般温柔。

    “母妃,我会好好劝小文的。”拓拔宇柔声安慰道,拓拔宇极其尊重母亲而且宠爱妹妹,对于妹妹和母亲的矛盾也无可奈何。

    “还劝她呢,你也看看自己。都快而立了,王妃在那里?听人风言风语的传说,你极宠爱你府上一婢女,我知道正妃未立不好立侧妃,你可以先收她做姬妾,待娶过正妃,再升她为侧妃就是,总之,不管大小,嫡子庶子,你先给我生个孙子啊。”贤妃以前也见过林珂,然而显然她不知道拓拔宇身后站着的就是风言风语中的女主角。拓拔宇很不喜欢自己母亲知道自己的私事,以免被啰嗦,所以贤妃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林珂一听”正妃”两个字,脸色一变。

    拓跋宇多年来,从未娶正妃,之前朝中还有人敢啰嗦此事,用子嗣问题做文章含沙射影攻击他。奈何拓跋宇我行我素惯了,他嚣张起来,气势惊人,而且为虎作伥帮他的文武大臣也多,除非谋反之类的大罪根本伤不到他一根皮毛。所以他不娶,别人又有什么办法。一年又一年,林珂已经习惯了拓宇没有正妃的状态。实际上,这几年,虽然他们没有成亲,她和拓跋宇感情日渐深厚,拓跋宇将她简直宠上天了,她再也无法接受他娶什么正妃。

    想一想,天天看到挚爱的人和其他女人卿卿我我,就够让人发疯的。

    再想想,自己的孩子居然要认其他的女人做嫡母,更是头痛欲裂。

    “母妃,我自己心里有数。”拓拔宇大感不耐烦,连忙走到拓拔文身边。

    “不去,不去,要去你自己去!”睡在床上的拓拔文头朝里,什么都不管不顾地大声抗议道。

    “小文不去哪啊?本王怎么去啊?”拓拔宇莫名其妙地问道。

    “那啥东川节度使的公子,我不要去见,要见你去见!要不你让林珂姐姐去见,反正我不见,叫父皇死心吧,那么多公主呢。不要指望我会嫁给他,别说他是东川节度使公子,就是他是李世民的儿子,我也不嫁。”

    原来昨日,东川的节度使的公子王建之来访,由于拓拔文年已及笄,理当婚配之年,所以当时皇帝就让拓拔出席相见。拓拔文当日听得佳客是个中原人,高兴极了,打扮得百媚千娇,恍如滴仙般款款走了出去。谁知道一见之下,佳客居然是个品貌一般的贵公子。她大怒。那拓拔文是个心性如清泉一般的人,顿时不加掩饰,离席而去。

    谁知道拓拔文艳若桃花,灿如朝霞,东川节度使的公子一见之下惊为天人,倒是极为满意。对于拓拔文的离去,也理解为女孩子害羞。他晚宴的时候就委婉表达了愿结秦晋之好的意思。

    那东川的疆土广阔,更兼天府之国易守难攻,战争少发,地方富饶。东川的疆土紧挨南诏,节度使王封兵多粮广,隐隐约约一方之王之势已现。王建之是王封的最得力的儿子,又受宠,自然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南诏国并不是大国,从建国起,就夹在吐蕃和大唐两个强国中间摇摆不定。虽然现在大唐摇摇欲坠,南诏也早就不向大唐称臣了,但是时局混乱,能得到东川这个强助自然是极好的。这门亲事,于大于小都是再好不过了。

    那拓拔文从十三岁起,就有人求亲,王公大臣,公子王孙,她一概看不上。南诏皇帝拓拔洵年轻的时候极其宠爱美艳无双的贤妃,自然对贤妃所出的爱女爱屋及乌非常宠爱。待到他不宠爱贤妃了,拓拔宇依靠他的赫赫战功又替母亲和妹妹争取到很高的地位。所以拓拔文的地位一向是比别的公主都高。拓拔洵倒不是一定要逼迫爱女做和亲公主,而是女儿大了总要定亲,她这般一年推一年,这个不喜欢,那个看不上,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大为光火。如今这么个贵公子上门求亲,自然喜出意外。

    拓拔洵兴高采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