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南蛮秋狩

    第50章 南蛮秋狩 (第2/3页)

在了南蛮的草场上,引发了‘卷地火’,烧光了他们过冬的草场和大群牛羊牲口。”

    老熊:“以至于今年南蛮在‘霜灾’到来之时,恐怕要被饿死十之八九,所以为了活命,今年蛮骑出来的越发早些。”

    说起南蛮,就不得不提及大越国所在的地理位置。

    中洲大陆上,古早之前,便有五大古姓王朝:

    东方-稽朝-姞氏;

    西方-幽朝-妫氏;

    南方-殷朝-姒氏;

    北方-赢朝-妘氏;

    中央-禹朝-妊氏;

    只是山河变幻,时过境迁,现如今这五大古朝,在数千年的分封、争战之中,分裂成了“滕、箴、褒、扈、窦、冥、毒……”等,诸多“上姓”诸侯王国,早已名存实亡。

    而在这些上姓王国之外,中洲边陲之地。

    还存在着“巴、鲁、邹、费、蜀、闽、越、卫”,等为数众多的蕞尔小国、千乘之邦,大者不过一郡,小者不过一城。

    可不论大小,这些王国好歹都是继承了上古先民血胤的太华族裔,民风不像“东夷、南蛮、中黎、西戎、北狄”等化外之民那般粗野蛮横。

    大越国,就位于中洲西南方的“三山盆地”之中。

    乃是北依中洲“太苍岭”,西邻西戎“万丈原”,东邻东夷“十万山”的诸多边陲小国之一。

    所幸“三山盆地”西有长四万八里的“明稽山”相隔,东有高一万六千丈的“天陵山”遮挡,无惧东夷、西戎的侵扰。

    唯一接壤的南方十万里大荒原,又实在是地广人稀,南蛮游牧部族居所不定少有北上,境内倒也还算安靖。

    仅有的危险,便是临近大越国南境的南蛮部族,每到秋末冬至之时,便会北上劫掠一番,抢些物资好熬过冬季的霜灾。

    偏偏今年恰逢六十年一遇的天河盈涨,流浆之夜,又是万年罕见的陨星瀑。

    以至于陨星数量大增,落下的陨星燃起的星火,点燃了南方十万里大荒原上,南蛮部族赖以生存的草场和牲口。

    没有足够丰茂的草场放牧牲口,寒冬来临之时,南蛮部族饲养的牲口必然会饿死大半。

    而缺少牲口,部族中的牧民也必然难以熬过,十万里大荒原上格外严酷的冬天。

    这便迫使南蛮部族纷纷提前北上,意图在冬至之前从富饶的太华族裔手中,劫掠到足够的粮秣物资。

    要说这南蛮每隔六十年,便会在星火燎原和寒冬霜灾的威胁下,大举入侵“三山盆地”之中的太华诸国。

    几乎已经成为了华、蛮两裔之间,每隔六十年就会爆发一次的,也无法避免的宿命之战。

    只是今年这场不死不休的血战,恐怕会来的更猛烈一些。

    大越国民位处中洲边境,又恰巧跟十万里大荒原接壤,经年与南蛮部族交战之下,风素来彪悍。

    再加上临江城依着大青江北岸邻水而建,与南蛮部族的活动范围几乎是一江之隔,算得上是南蛮北上秋狩的最前线。

    所以除了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