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国之重器,城之干戚

    第113章 国之重器,城之干戚 (第2/3页)

十年猛”的修行进境划分之外,还有“十无一壮、百无一力、千无一猛”的说法。

    也就是说,十个锻体修身的人之中,都不一定能有一个“脱丁入壮”成为正式武修中的“下阶壮士”。

    而一百个人之中,也不一定能肯定就出一个“中阶力士”,一千个人之中不一定能出一个“上阶猛士”。

    虽然这只是一个粗略的估算方法,但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比例只会比这个更低,而不会更高,因为不是人人都有那个锻体修身的资质。

    有那个资质也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资源进行修炼,在一些比较穷困的地区,这个比例甚至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所以,在这种前提之下,一国之中又能有多少可以力敌千人的猛士?

    临江城地界中,总共也不过才几十万人口不到。

    姑且按照五十万算,那么临江城境内,能达到猛士层次的武修才五百人而已。

    而整个大越国,总共又有几座像临江城这样,人口达到数十万的“九钟上城”?

    不超过十座!

    就算姑且将大越国境内的所有城池,都假设为“九钟上城”。

    不考虑那些“六钟中城、三钟下城”之间的人口差距,满打满算的凑出三十座“九钟上城”。

    那么大越国的一千五百万人口之中,也只不过能出一万五千名猛士层次的武修而已。

    别以为看上去很多,实际情况还要远远少于这个数字。

    试想,得耗费多少资源、花费多长时间,才能让一名白丁,修炼成武修?

    又得耗费多少资源、多长时间,才能让一名下阶壮士,晋升到上阶猛士?

    可是一把弩,却能让毫无战力的稚子、妇人,稍加训练,立刻就具备灭杀一名猛士的能力,这又是何等的差距?

    如果说,能用弩将麾下战卒武装起来,人数不用多,一万就好,那岂不是相当于轻易获得了一支,具有倾国倾城之力的强大战力?

    一万名猛士不好找,三条腿的农夫还不好找?

    这也是为什么,老熊在得知白玉瑾懂得制弩之法后,会如此紧张的原因了。

    如果燕氏……准确的说是燕氏三房,拥有制弩之法的消息传了出去,那么来攻打他们的,估计就不止是蛮族了。

    到时候,恐怕连临江城的世家豪族,甚至是大越国、整个三山盆地之中的大小势力,都会来攻打他们了!

    再三叮嘱白玉瑾之后,老熊这才重新将注意力放在了那把“裂石弩试做版一型”上。

    “这玩意好啊!”

    “有了这玩意,咱们三房在这临江地界,不说能称王称霸。”

    老熊一边爱不释手的把玩着,一边喜不自禁的道:“好歹也能在燕氏扬眉吐气了!”

    白玉瑾汗了一下,心说,您这志向也忒大了点?

    “话说,我觉着这裂石弩已经做的这么精巧了,为何你说这东西还没做好?”

    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