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锸血旗旌
第143章 锸血旗旌 (第2/3页)
最危险的一次也只不过才三千余人。
蛮人不知从何处搜刮来了大量的柴草,拼死堆在了屯门下烧了三天三夜,却连最外围的屯墙都没能攻破。
虽然厮杀的极为惨烈,他陈氏也很是伤了不少人。
但凭着留守的五六百名陈氏族人,能挡得住这么多敌人,也的确值得骄傲了。
可这下子,蛮族卷土重来的,一下子来了近万人,足足是上次的三倍!
现在陈氏井屯里,新增了两千余人的北岸援兵,可是这一次还能抗得住么?
站在城楼下的白玉瑾和陈小四,面对暴雨一般抛射而来的箭雨。
两人并未选择像燕卫战卒们一般躲避,而是大喇喇的站在原地,连闪避藏匿的动作都没有。
因为他们头顶上,有一座厚实的城楼屋顶。
蛮族那用兽骨、狼牙制成的箭矢,虽然威力巨大,号称能穿墙入户。
可是射在铺了三层厚实青瓦的屋顶上,却也只能发出叮叮咚咚的脆响。
即便在抛射之下,也至多击碎那么几块瓦片,丝毫无法穿透中间还铺了沙土的三重瓦屋顶。
蛮族“弓马不过三”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除了臂力、筋骨无法长时间负担硬弓的拉力、张力之外、
南蛮战马那惊人的马速,也不允许他们在交战之时,更多的远距离杀伤敌人。
除非是游射,不然两百四十丈的箭距,最多开弓三次便会瞬息而至。
三箭过后,便是赤膊上阵的血战。
这便是南荒蛮族的一贯战法,没有过多的机巧,也没有那么多弯弯道道,偏偏这种战法却往往十分有效。
只要在马背上,他们就是无敌的!
没有那支太华族裔的军队,能在马背上战胜他们,就算是白玉瑾手下的麸子营也不行!
这是蛮族纵横十万里大荒原的依仗,也是他们的骄傲和自豪。
但是,在遇到像北侵的攻城战之时,这三箭,却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攻城手段!
铺天盖地的箭雨用来压制墙头上的太华战卒,而部族中的“双雕哈赤”,则将一支支粗壮的“登城箭”射上墙面。
一批“冲城勇士”在冲到城下之后,非但不减缓马速,反而疯狂的鞭笞遮蔽了双眼的坐骑,向城墙凶狠的撞了过去!
当一匹匹的战马用头颅和胸膛,惨烈的碰撞在坚固的青石墙面上。
发出仿佛水袋爆裂般的沉重撞击声,和炒豆迸裂般的清脆骨骼断裂声时。
“冲城勇士”便会在坐骑撞死的瞬间,猛的从马背上高高跃起,向深深嵌入墙面上的登城箭抓去!
南蛮战马本就高六尺左右,“冲城勇士”在马背上的拼死一跃,甚至能跳出两三丈的高度!
剩下的两丈距离,也不过两三个呼吸之间便能攀登上去!
这也是为什么,太华族裔的城墙高度,普遍没有低于五丈的。
就是因为一旦低于这个高度,很有可能就被蛮子直接跳了上来!
可蛮子们,真的能那么顺利,那么简单的就登上城墙,展开近身的搏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