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研讨

    第三十四章 研讨 (第2/3页)

点迷糊,所以如果我说的不对,那么……”

    “说正题!”张主任忍不住拿起一张纸团住向方坚扔去:“都半个小时了,你准备磨蹭到什么时候?”

    “厄。”方坚把啰嗦的开场白咽了回去,开始了正题。

    “以前的时候,就是我还没有被雷劈之前,我经常到村里去和爷爷一起住。关西县的各个村落我经常跑去玩,所以对那里的情况比较了解。”

    方坚陷入了回忆中:“有一个问题大家可能没有注意过,就是我们的行政机构,对底层最基本的管理,目前还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

    “充其量,就是到了收粮、收税、征兵,或者发生重大案件、事件的时候,相应的管理部门才会到各个自然村中去有针对性的展开工作。”

    “每个村子里的日常事务,基本是靠百姓自己按照千万年流传下来的道德法则和风俗习惯来自我管理,比较重大的事情则是依靠村里自发形成的宗族族长或者权威老者来做主。这样的形态,虽然比较节省行政管理人力资源,但是也对基层的状况处于全面失控的境地。”

    “我认为,在县级管理机关与老百姓之间,至少缺少了两级管理机构。”

    “初级管理机构是村级管理。如果我们的机构能在村级范围上建立有效的管理,就可以自觉的引导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把最基本的民众的利益、情况、诉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认为,这一级安排一到两名人员代表县里参与到普通民众的管理中,会有很好的效果。”

    “中级管理机构就是我提出的乡级管理的构想。”方坚一边整理自己的思路,一边阐述着自己的看法。

    “这一级机构的设立,在行政管理的力度和效能上会产生一个飞跃。”

    “我的设想是这样的。”他提出了自己的构思:“在以自然环境和相邻位置的基础上,把现在的自然村划分为若干个乡来统一管理。在每个乡里,设置一名乡正、两名副乡正。下辖若干职能部门,分别统筹乡里的各项事务。”

    “现在我能想到的主要有以下一些职能,”他接着说道:“教育部门。我们现在的教育忽略了对儿童、少年的培养,只是等他们自然激发出各种能力后再择优录取到初级学校里。其实,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广大的少年儿童进行引导和发掘,可能会大大提高储备力量的素质和数量。我们可以在乡里建立一些启蒙培训班,让孩子们从小就进行一些能力的锻炼和其他知识的学习,再根据他们的个人特长专门培养。”

    听众们暗自点头。其实一说大家就都知道其中的好处,但是这些领导们每天忙于各种事务,很难坐下来静心想一想这些问题。而专门的研究人员基于局限性,无法成体系的提出好的有效办法,因此才给了方坚这个小毛头出风头的机会。

    “安全部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和矛盾,再加上有一些坏分子捣乱。如果不进行有效管理,有可能任其坐大。造成本可以掐灭在萌芽状态的矛盾扩大化,造成较大的破坏性。如果有一个乡级的仲裁机构或管理机构来专门管理这种事情,就可以大大减轻县级安全机关的压力。”

    马凌风在下面点点头,赞成方坚的说法。

    “农业部门。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