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象刘强一样来得痛快
第112章 象刘强一样来得痛快 (第2/3页)
子追着逃命的百姓跑,一个个地倒在了追杀的鬼子枪口下,能从训练有素的鬼子枪口下逃出来的又有多少呢?
可以想象得到把一排中国人栓在一起,然后被两个鬼子疯狂地砍了起来。很少有人能说出一把军刀在砍杀多少人后会卷刃,如果你想知道就去问日本人,因为他们试验过,他们也是为了验证新式军刀的强度才举行杀人比赛的。
鬼子狰狞的面孔,野兽般的笑声……被举在刺刀上的婴儿和孩子,被剖腹血流满地的孕妇,撕破衣服无力挣扎哭喊被凌辱的妇女,还有被强征为慰安妇的女子那木然和悲凉的眼神……
此时的赵政国感觉着心中有一团烈火,他真想变成第二个刘强去火烧靖国神社。虽然理智告诉他这不是明智的做法,但又有什么办法来进行抗争呢?
去日本发表演讲?还是在网上与日本网民进行对骂?有用吗?!还不如象刘强一样去靖国神社放一把火来得痛快!赵政国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还是尽力写好仇老的故事,让仇老的故事来告诉很多的中国人现在我们该怎么做。
然而当他去想如何去把这个故事写好时,他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怎么写了。该怎么写呢?那一幅幅的画卷该如何去表达出来呢?
真的不知道如何去写!鬼子杀人的场面描述得多了,会让人感觉到血腥,也许会让人抨击为少儿不宜的作品,也会让读者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厌倦。对鬼子的激愤发泄得多了,会让人感觉到不真实,让人认为作者的观点偏激,也会让读者产生一种无病呻吟的感觉。
赵政国突然理解那些带玄幻题材的抗日小说了。那样写作者就爽呀!动不动就化身为奇迹去痛快地杀鬼子,用这种方法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情绪。
想到战神殿中那无数的牌位,仇老还仅仅是讲了胡有权和顾德馨两人死亡的过程。他们死得很悲壮,但对于赵政国来说却是死得憋屈。难道他要在这部小说中一直憋屈下去吗?
赵政国摇了摇头,又回到自己的思路上来。怎么写呢?再好的画家也难把这么宏大的画面画出来,再好的导演也很难把这个场面复制重现。再好的作家,也很难以一个故事题材把这个壮大的场景描述出来。
他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尽量如实地告诉读者当时发生的一些真实片段。至于那宏大的战争场景还是让读者在这个背景之下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
只要读者知道三十万人的死亡场景是由一个人、几个人、几十个人、几百个人、几千个人、几万个人被集中屠杀的场景构成的。这书里所描述的一个片段只是那几十个人死亡时的情景。
三千多万人(这个数据有争议,更多人倾向是一千多万人,但不管是三千万还是一千多万,这个数据也是一个天文数字。),从九?一八开始中国死了三千多万人。
这三千多万人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构成的,他们都是一条条生命!要数这么多的数也得要花点时间吧,我们一起来慢慢地数吧……
老人、孩子、妇女、青壮年还有士兵将领。还有很多暗中从事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