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05章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2/3页)
“也有所隐瞒……怎么说呢。”仇老用明白赵政国意思的眼神看了他一眼说道:“如果第6师团没有受到重创,那么武宁在南昌失守之后就坚持不了那么久了。而第73军和第8军在后期也不会放心地撤出战场了。
说远一点,统帅部也不敢做后期反攻南昌的作战计划。正因为第6师团被重创、第116师团撤走,各重创部队调回补充休整。鬼子在南昌的三个师团实际上只有一个半多一点的兵力,在这个前题之下统帅部才作出反攻南昌的作战计划。
只是没有想到冈村宁次已经知道了国民军的意图,暗中做出了调整等待国民军的反攻。而让国民军在反攻中受到重创。”
“哦?”赵政国哦了一声。经仇老这么一说他明白了南昌反攻战的始因。最高统帅部决定反攻南昌作战是有其计算依据的。
作为最高统帅部可不都只是酒囊饭袋之辈,就算不能精准地计算出每一场战役的细节,但至少还是明白那一仗该不该打,能不能打。以十个师十万部队反攻说明日军不会超过三万人。
在重炮部队和第116师团被抽调走的情况之下,三万多鬼子分散于各据点和南浔运输线之间。中国军队以十万之众反攻南昌还是有可趁之机的。
出于对整个武汉战区的考虑冈村宁次必须把受损最小的第116师团调离南昌负责武汉的守卫工作,遭受重创的日军部队调至九江补充休整。还具有战斗力的部队留守南昌防止中国军队的反扑。这是最保守的防御方案,非常合理的战术安排。
“仇老,很多人说中国军队从来没有消灭过鬼子一个整编联队。”赵政国想了想问道。
“是从来没有过。这是人们对全歼的理解问题。”仇老摇了摇头笑道:“也与日军军队的结构和作战模式有关。
日军的军制都是采取多兵种合成作战的模式,这也是比我军军力强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军事理论上就比我们进步了几个层面,我们当时只是歼灭了其步兵作战部队,谈何全歼一个鬼子联队?”
赵政国笑了笑,突然觉得那些在网上高谈阔论的人还真有点幼稚。合成作战部队中的重炮大队不可能与步兵一样冲到第一线作战。自然就不存在全歼鬼子一个联队的说法。象第106师团穿插到万家岭地区也不会携带其重炮部队。
更有甚者幼稚地认为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所起的作战甚微。中国只牵制了日军几十万部队,对于日军来说微乎其微。他们只停留在一个静态的思维中去想问题,而非一个动态的思维去想问题。
甲午海战,日本的海军总吨位与中国相当,但最后短短的几十年间就与美国发生这种史无前例的大海战。说明日本的海军从无到有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同样,日本的陆军也是随着战事的推进不停地发展着,就象中国军队也一直是越打越多。从抗日初期一百多万的杂牌军发展到后期几百万的正规军。
而日军也从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