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武宁战事(四)

    第209章 武宁战事(四) (第2/3页)

在敌后增兵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日本人,也在防着八路军和新四军。所以在当时的中国战局中,敌后远比一线要复杂得多。三方势力相互倾轧,各自建立自己的地盘,并因为争夺地盘时常发生冲突。

    不过通过仇老这么一分析,赵政国也理解了国府的苦衷。日本人在关东集结大量的部队不仅仅震慑了苏联,同样震慑了国府。鬼子投入了几十万部队就打得他们节节后退,一旦再增几十万部队……

    所以扩军和做好西南三省失守的准备并没有错。这也直接导致中国军队只能采取被动防御的政策,但也让国民军失去了磨兵励马的好机会。至于后期美国对日宣战之后国府的被动防御政策,主要还是为了保存实力,为以后的内战做准备。

    明知日本人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他们也没有必要与日本人拼死拼活的,为此美国都对国府这种拿钱拿装备不干活的做法大为恼火。逼着国府在后期中要做出一些表示。以致于不时采取一些主动进攻。

    仇战又叹了一口气。幸亏这种被动防御政策并不会影响他对日本人的攻击。要不然他又会跑了,自己单干去了。

    随后彭位仁离开,他赶到李玉堂这里就是想从仇战的嘴里了解这一次把游击支队士兵补充到他第73军的原因。

    游击支队把军官留下,把士兵补充过来的做法完全不符合国民军军制。他马上想到了正在李玉堂这里的仇战,估计是他们俩捣鼓出来的。这一来还真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不过也为仇战之大胆革新而另眼相看。中国军队太需要他这种人才,而且需要很多很多。

    随后仇战也离开了第8军军部。目前他的弟兄们都在修水城外,他也不敢离队太久。李玉堂一直把他送到军部门口。

    3月28日鬼子的炮击更为猛烈,通过观测汽球和战场情报得知中国军队换防之后,中国军队的兵力明显不足,战斗力也明显下降。

    他们采取了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用炮火撕开中国部队的防线。在作战中第6师团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在其他部队攻占南昌而他们却在武宁寸步不前。这第6师团的面子扫地。

    稻叶四郎被打出火气来了。如果第6师团的部队从靖安突破逼退武宁的中国守军,那他在华东派遣军中还有什么面子?!

    整个阵地全部被炮火摧毁,鬼子的坦克和部队全线压上去。第72军的预备队开始向一线部队增援。而就在此时鬼子在步兵坦克进攻的同时进行炮击。

    增援部队被压缩在后面不能进行增援。第72军不得不后撤,突破的口子不停地拉大,两翼的部队几准逆袭不成功,不得不整体后撤。

    棺材山阵地,巾口一线放弃……第72军一个师撤至金鸡山一线防御。第73军向白水街方向移动,一部在棺材山北翼与棺材山之敌形成对峙局面。晚上第72军退入金鸡山,第8军退防武宁后侧。第78军退入武宁右侧山区,武宁变成了一座空城。

    就算鬼子占领了武宁,仍然在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王陵基采取这种大胆的防御方式对占领武宁的鬼子反而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压力。

    正如李玉堂与仇战的分析,一旦中国军队反攻他的这个可攻可防的布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