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五)
第276章 第一次长沙会战(五) (第2/3页)
?凭的是血与肉筑成的防线!在中国军队的无奈中更清楚地看出中国军人的血性和坚强!无奈中的顽强!
星子县东孤岭战斗第25军,以一军之力阻挡了鬼子第101师团近月之久。对于中国军队来说是一个神话一般的事情。其主要优势在于地形不利于敌人展开。
同为山地,这山地之高矮有很大的关联。不仅可以影响敌人的炮火和航空部队的协助进攻,而且星子的地形不利于大部队的展开。
会埠南部山地多为丘陵,山地也是海拔四百到六百米的小山。应该说与麒麟峰的情况差不多,地形还要差一点,丘陵的高矮上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鬼子106师团采取的是两线进攻的办法。阴山下的防御压力要比水口方向的小一些,水口一线应该说是丘陵地形。
在这种情况之下也不能与麒麟峰相比。当时麒麟峰也是几个军共同防御,现在的会埠却只有60军在作战。
这支与第58军一起由滇军改编而成的军队在抗日战场上是一支典型的由地方武装成长为正规主力军的部队。经历了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然后调防南昌归第九战区节制。其战斗力在战斗中变得越来越强。成为抗战中的主力部队。
薛岳把他一个军放在会埠也是通过对其战斗力的计算而使用的。虽然考虑到地形方面的因素,但也足见薛岳和罗卓英对这支军队的看重。所摆放的位置不亚于对第4军、第8军甚至第74军这样的精锐的使用。
在推演时仇战曾经质疑过只使用第60军守会埠一线防奉新之敌,薛岳当时只说过要相信60军。没有想到60军真的不负众望坚守住了阵地,薛岳和吴逸志并没有看错这支滇军。
整整一天,薛岳皱着的眉头到了下午时才微微展开。因为会埠一线的第60军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之下稳住了阵脚。虽然高安一线的情况比会埠还要严重,但高安也算是按照作战计划的要求进行着。
七个军面对两个鬼子师团的进攻,特别是在这种平原丘陵地带中作战。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错了。薛岳早期的担心慢慢地缓和下来,也看到了此次会战胜利的曙光。
放在以前面对这样的战事很有可能会出现溃败,但现在却没有一点溃败的迹象,反而传来一次次反穿插作战取得的战绩。各作战部队今非昔比了,将士都越来越成熟,不说浴火重生,也算是脱胎换骨。
反穿插作战战术在第九战区运用得已经比较熟了。虽然还不能进行大范围反穿插机动作战,但也可以依托阵地进行小规模的反穿插作战。这也给鬼子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很多人以淞沪会战、徐州会战等战役来推算国民军中后期作战的战绩,认为国民军过份地夸大战果。其实这是不对的。
抗战进入相峙阶段后,虽然每一战必补充大量的新兵参战,但国民军已经拥有固定的活动范围和驻地,也加强了对部队的训练。
各级军官和士兵都在成长,也在总结失败的教训和研究对付鬼子的办法。在这方面中国军队做得绝对比日本人要好。虽然受物资的影响,很多科目训练得不好,但这只花人力的事情还是做得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