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上高会战(二十)

    第388章 上高会战(二十) (第2/3页)

旅团两个联队也就是步兵六千六百人。但一个旅团的实际数量达到了近一万兵员,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部队属于特种部队。

    以第一次长沙会战为例,湘北战场上鬼子投入了近三十个步兵大队,按步兵计算也就是三万左右的步兵,实际兵力应该达到了六万多人。因为其中几乎抽调了整个11军的特种部队,特别是炮兵和航空兵。

    而后者才是日本军队的杀手锏,这才是日本军队的力量之源,也是造成国民军伤亡的罪魁祸首。其步兵在战场上最大的作用是占领和突破。这种现象在现代化军队中越来越凸现出来了,常规部队的步兵作用越来越弱化。

    虽然只是三板斧,但这三板斧的力量是毁灭性的力量。这也是鬼子三板斧战无不胜的原因。纵观抗日战场,杀伤鬼子都是在其不利于发挥特种部队战斗力的情况之下或步兵孤军深入的情况之下。

    作为日本军队中的高级参谋,并不是不清楚其中的问题。木下非常认同粟原坂五郎的分析,也就是发挥日本军队的优势,避免被中国2军队各个击破。那么这场战斗就有非常高的战绩。

    象第34师团前期的战斗就打得很好,国民军中的突击部队几乎没有什么优秀的表现。而第33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0旅团都是在兵力分散的情况之下被国民军突击部队所趁。

    然而这种战术也存在一个问题,兵力的问题。以大队为单位与以联队为单位进行突袭,所投入的兵力数量是倍数关系。

    以独立混成第20旅团的作战任务为例,如果以联队为单位活动,那么要完成这个任务至少要投入一个乙种师团,因为乙种师团是四个联队。

    他第11军向哪去找这么多军队?!不过下一次进攻长沙倒是可以考虑这种战术,因为湘北的正面战场纵深不宽,只要有四个五个旅团单位参战,就可以一线摆开。

    “粟原君,你对支那军队的变革有什么看法?……”俩人开始探讨国民军的情况,对于新上任的参谋长来说也急需了解国民军的情况。

    他发现粟原坂五郎这个老11军比任何人更了解国民军。更重要的一点他是从另一个角度来了解国民军的,在这一点上比其他人更为透彻。

    粟原坂五郎非常满意木下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对木下也是知无不言。从他这个狙击部队指挥官的角度给木下分析了国民军的情况,当然也没有忘记用浓墨描述冥王的情况。

    对于他来说只有把冥王描述得强大,才能证明他的价值和能力。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有一个共性。失败者,抬高对手才能证明自己不是无能,小小地为自己的失败开脱一下,并为自己找到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开脱。

    就在他们在探讨国民军的情况时,国民军已经完成布置开始全面攻击鬼子的防线。随着大贺茂下达撤退命令,鬼子也无心恋战。只希望能在完成战斗任务之时尽快脱离国民军的追击。

    然而就在他们开始撤退之时,防御上的漏洞全部暴露出来。在二十多支突击部队的努力之下,一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