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十)
第407章 第二次长沙会战(十) (第3/3页)
作为冥王的最高指挥官,他不仅要掌握全局,而且还要把所以的地形都利用上去。仇战研究了一会儿之后,把整个城防区划成十大区域,然后把各区编上号码
9月25日。是第九战区最艰苦的一天,但也可以说是整个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转折点。首先,第10军利用夜晚进行调整。考虑到东线的压力过大,第37军部队损失惨重,战略重心东移。原本在福临铺两翼各摆了一个师,还有一个师作为预备队。
薛岳命令把预备队往金井方向移动,以接应第37军撤至高桥西侧一线。这样完全以第10军三个师独挡正面防线。
第37军沿白沙慢慢地向金井撤退,仍然保持着与第26军配合态势。鬼子发现了第九战区的调整。随即早渊支队改变进攻方向,由向三姐桥第99军阵地转为进攻第10军福临铺西部侧翼阵地。
第4师团、第3师团向福临铺正面阵地发起攻击。第6师团一部继续追击第37军部队。只要37军从金井后撤,那么压力就全部到了第10军的身上。
整个捞刀河北岸的压力由37军和26军转到了第10军身上。薛岳急令第72军以一个师的兵力南下。已经得到鬼子平江主力已经向瓮江方向转移。第72军的战略位置也应该南移,以接应第26军,同时准备策应即将补上来的第74军。
从暴露第74军的意图,薛岳就埋下了伏笔。第74军在上高会战中委员长亲自授“虎贲之师”的战旗,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也为鬼子所注意。
从湘北开战以来,鬼子就集中优势兵力在寻找国民军主力决战。以击溃国民军主力,这样占领长沙之后第九战区就没有反攻之力。方便他们稳定局势达到长期占据的目的。
他们不可能不盯住第74军。这是薛岳布置的一个饵,就是想把鬼子的主力吸引到从金井到春华山这条狭长的地带之中。
当然,薛岳并没有打算伏击他们。但至少可以迟滞他们的速度。还有另一层意思,现在看似鬼子的压力全部放在了第10军的身上。把第10军这样摆开是一个冒险的行动。
一旦放开金井一线,把第37军和26军全部撤下来。那么鬼子的兵力就可长驱直入,攻入捞刀河春华山一线。这样正如仇战所说,不仅可以缓解第10军的压力,而且还可削弱鬼子的攻势。完成三天的防御不是问题。
鬼子强大的攻势逼得第10军节节后退。按这样的形势第10军坚持不了一天。三个师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随时都有崩溃的可能。
薛岳了解情况之下,马上命令第26军撤向金井东部地区。此时第26军也在生死存亡之际。第6师团一部、第40师团和荒木支队全部压上来了。随时都有被分割包围的可能。
第26军在阎王一营的掩护下,三个师交替向金井东部山区撤退。接着第37军从白沙退至金井一线。然后没有经过金井直接南下,军部布置于麻林地区,两个师沿高桥往南部地区布防。
本文来自看書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