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围炉论兵(二)

    第419章 围炉论兵(二) (第2/3页)

看了一眼仇战。这些事情他都不知道,薛岳好象是在回避他一样。居然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之下向最高统帅部直接汇报。

    当然,这应该是赵子立的擅自行动。他知道赵子立在最高统帅部有‘通天’之能,这一次最高统帅部同意这个方案,应该也是因为赵子立的‘表现’。

    这也难怪,最高统帅部想换掉他吴逸志,赵子立的确是最好的人选。如果再让他立下大功,换掉他吴逸志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想到这里吴逸志觉得心里凉凉的。

    他不怪赵子立背后的动作,作为一名想上进的军人有机会自然不会放弃。他不也怪薛岳,有杀鬼子的机会,借助一下他人的力量无可厚非。他只是认为最高统帅部换他的意图这么直接、明显、不加掩饰让人寒心。

    他担心的看了一眼仇战,吴逸志最不放心的就是仇战。自从组建阎王独立团开始,上一次对薛岳就有托孤之意。冥王的伤亡就居高不下,这里面还是有必然的因素,让人感觉他们就是‘炮灰’!

    见吴逸志脸上挂着失落的心情,薛岳用安慰的眼神看了他一眼接着说道:“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把鬼子诱至长沙城下。

    日军攻占南洋,长沙至常德的战略位置就更明显了。长沙城对鬼子的诱惑力越来越大,这是我们的第一个机会。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我主力军均被重创,第74军和第4军调离。这是我们的第二个机会。我们的宣传刺激了阿南惟几,他急于想证明他的能力,这是我们的第三个机会……”

    “将军,你想过日军采取第一次长沙会战时的战术没有?”吴逸志打断薛岳的话说道:“鬼子两次进攻长沙,通过洞庭湖进行登陆作战的战术所起的效果不大。

    他们会选择放弃登陆作战的战术。而增加通城、修水和上高三个方向的压力。这必然会逼得我们穷于应付。”

    吴逸志说的是事实,薛岳一付处于幻想中的样子,他有责任把他打回现实。不管怎么样,他吴逸志仍然得认真地履行自己参谋长的职责。

    “第74军控制于上粟、万载两地。可攻可防应该没有问题。”赵子立忙解释道:“第72军控制于修水,第26军控制于平江。没有汨罗江防线坚守的压力,第26军随时可以向通城轻兵增援。”

    “不。以26军控制于浏阳,以74军控制于平江至浏阳之间,战时以一部秘密向平江移动。”薛岳想了想说道:“这样阿南惟几根本就不敢往通城方向进攻。上高方向就算他们能拿下上高也不敢轻进,回头我们再收拾他们。”

    鬼子把南昌方向的兵力缩减,第九战区的压力降低了不少。仅一个34师团在防守南昌的同时,能派出去进攻的部队并不会很多,以新3军和几个游击支队对付就足够了。

    而第74军摆在浏阳之间,他考虑到最高统帅部对使用第74军的限制,再加上追击中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和增加侧击部队的突破能力的考量,而做出这样的调整。

    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第20军、58军和第4军虽然在侧击过程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但突破能力还是明显不足。

    而且第74军这样摆放的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