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战前准备
第420章 战前准备 (第2/3页)
另一方面他在应付内部的一些传言。国民政府对第二次长沙会战大肆宣传,虽然他们也进行了反制性的宣传。但效果明显没有国民政府好,反而被国民政府压制下来。
本来以十二万大军进攻长沙,最后不战而退,很多士兵和军官都有意见。他们仍然坚持认为,以当时的情形他们有夺取长沙的能力。损失四分之一的战力对十二万大军的战斗力来说影响不大。
反而第九战区主力部队全部被重创。在有条件继续扩大战果的情况之下退兵,这是他阿南惟几怯战。现在到好了,反而被国民政府拿来大肆宣传,让第11军没有一点面子。
慢慢地意见越来越集中,直指他阿南惟几个人指挥能力。本来在宣传上受挫让阿南惟几一肚子火。现在内部又出现问题向他施压,危及到他在军队中的威信。
第二次长沙会战的失利他心中很清楚,决策上的失误就是从第13师团抽调兵力为第六战区所趁,中了薛岳的围魏救赵之计。
但也验证了他的战术是对的。在帝国军队的强压之下,第九战区的部队被迫与他们决战。从而重创了第九战区所有的精锐部队。收获远大于失利。
至于仓促从长沙地区撤兵,不仅仅是因为宜昌形势危机。更重要的一点是在长沙地区继续战斗下去无利可图,只是图增伤亡而已。
第九战区精锐虽然被重创,但战斗意志非常强大。以一个半师团进攻长沙,有那些冥王突击部队存在,再加上第79军两个师到位,他们讨不了便宜。
所有情报综合起来,在权衡利弊之后,站在他的角度上来说放弃战斗是最佳的选择。大本营对他的指挥也做出了肯定。但偏偏他的士兵却不这么认为,而且还没有人站出来替他辩解。
不过在他的内心中当时的确有怯战的想法,认为薛岳太厉害了,在谋略方面自己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更在乎士兵们的评论。回想一下这的确是他的耻辱!
就在这一瞬间他有了一个想法。大本营布置下来的任务是策应作战。他何不进行调整改为攻取长沙,以雪前耻?!
这并不是他意气用事,第二次长沙会战中他的战术有效,只需要弥补一些失误可以重新用在对第九战区的作战中,他坚信不管薛岳再擅长于谋略,在绝对力量面前什么花样都没有用。对于他来说还有几大优势。
其一、第九战区的精锐全部被重创,以国民军的补充整训能力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整训好,也就是他们的部队战斗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恢复。
而他的部队早已由补充部队补充到位。还有大量的换防部队滞留在辖区内,可以把他们增补到作战部队。他感觉到自己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还可以迷惑薛岳。还可以方便他隐瞒公布伤亡战损,又为国民政府对他进行反宣传。
其二、据得到情报,第九战区精锐第74军和第4军已经接到调离命令。第4军已经在调离之中,第74军因为受到重创而被国民军最高统帅部‘保护’起来了并准备调离,估计很难再投入到战场上。
这对本来就兵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