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二十二)

    第445章 第三次长沙会战(二十二) (第2/3页)

维系武汉地区的战斗力平衡。

    惨烈的战事造成了双方巨大的伤亡,但李玉堂的脸色反而舒缓了很多。毕竟局势已经开始为他所掌握。虽然战斗越来越艰难,但对于日本人来说同样越来越艰难。

    现在是有生力量在有限的环境之中对决,兵力是固定的了,物资是固定的了,战术也是固定的了。反观第10军反而更为优势,他手头除了第3师还有两个团的预备团,还有他第10军一些独立作战单位。更有冥王象猛虎一般等待出击时机。

    他第10军还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天气有利于防御作战一方,在这天寒地冻的野外战场,他的部队还有一个挡风的掩体,而鬼子却只能在野外宿营。

    他第10军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长沙百姓支持,虽然长沙城大范围撤退,但民众仍然组织了众多的援军组织。他需要的战略物资也在源源不断地从湘江西供应过来。就算不进入战略反攻期,他的第10军被打完,日军至少要付出两到三个师团的代价。

    他第10军把长沙城改成了一座战争城堡,如果不是前期为了把鬼子引上来,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只怕他们能守长沙的时间更长。

    自信来源于现实的优势。李玉堂已经从不自信转变为自信。不过绝对不会由自信越过红线变成自大。战争的残酷性作为一名军人是非常清楚的。

    第3师团一直没有动,一旦动起来他第10军将面临着最为危险的时刻。点与面的关系,从物理理论中就可以找到。于是他下达了所有指战员必须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命令。

    只要鬼子发动攻势,师部进入团部指挥,团部进入营部指挥,营部进入连部指挥。指挥系统前移是向战士们表明一种姿态,一种与鬼子决战的姿态。

    鬼子终于向冬瓜山发起了攻击。第3师团的重炮阵地已经被摧毁,重新设置的炮兵阵地远离了岳麓山榴弹炮的射程之外。

    连夜调来的榴弹炮避开了国民军的炮袭,榴弹炮夹杂着迫击炮把冬瓜山化为了火海。一轮炮击下来,所有的工事全部被摧毁,只剩下那断壁残垣的碉堡。

    在鬼子炮击之前仇战早已命令部队后撤,因为第6师团的进攻方向使用过榴弹炮,仇战分析鬼子第3师也将使用榴弹炮。这些工事在榴弹炮面前就不那么坚固了,能不为其摧毁的工事少之又少。

    炮击刚停,国民军快速进入阵地。双方回复到了原始的攻防作战,预10师在防御面前就要吃亏一点了。

    利用已有的弹坑、碉堡废墟、没有被炸毁的暗堡快速恢复工事,防线马上恢复了部分防御能力。鬼子果然发起了冲锋,第30团的弟兄静静地等待着。

    经历了数次激战,活下来的新兵也变成了老兵。都知道该怎么寻找掩体,该什么时候开枪。仇战一手拿着狙击枪,另一只手慢慢地把背上的冲锋枪前移。

    使用狙击枪还是冲锋枪得看情况而定。他已经是老狙击手了。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