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形势直转而下
第536章 形势直转而下 (第2/3页)
全线瓦解。许昌战役全线失败。日军华北派遣军主力西进洛阳一线,意图围歼被击溃的第一战区部队。其南下部队与第11军部队汇合,随之数个独立步兵旅团南下接防原日军第11军主力。
随之日军武汉的第11军主力开始大规模集结于长江一线和湘北。向西进攻的日军也加大的攻击力度。还没有从常德会战中恢复过来的第六战区,只好放充了整个常德地区和长江防线,向重庆方向和河防阵地收缩兵力。
第六战区在湘西北地区几乎没有可机动的部队,用于防御的部队也少之又少。在此时最高统帅部把第58军编入第30集团军,把第44军编入第27集团军,第37军、第4军和99军正式交给薛岳指挥。
薛岳接到这个命令时只有苦笑。先不说他们这样整编合不合理,这明显是在钳制他的权力。第72军在鄂南,第58军在赣西。两支军队有必要交给王陵基指挥吗?
第44军在浏阳,第20军在新墙河,又有必要交给杨森来指挥吗?第37军和第4军到现在才把指挥权给他。第99军主力已经向益阳方向移动了,与其说把指挥权给他,还不如说是交给王耀武更为合适。
他们根本就没有重视湘北和长沙的防御,反而处处逼他要把兵力西移确保湘西的安全。反而还害怕薛岳到时不服从指挥,从而影响到整个战役。这就是薛岳与最高统帅部在战略上的分歧而造成的后果。
湘西部队的指挥权已经交给了王耀武。把原第六战区在湘西的73军、74军、79军和100军整编为第二十四集团军交由王耀武指挥。
第10军仍然没有交给薛岳指挥。不过方先觉直接向最高统帅部要求,把暂54师调入衡阳。但第3师重新划归第10军的事宜还没有决定。
同时命令李玉堂率领一个指挥系统进驻衡阳西部,准备接掌从第七战区增援上来的部队。与第10军组成新的衡阳保卫兵团。
这样湘西地区的指挥权就全部集中在了王耀武和李玉堂手中。薛岳还是没有得到实际的指挥权。大战在即反而完全被架空了。
仇战再一次电请薛岳离开长沙,把指挥部南移至醴陵。薛岳终于同意第九战区司令部先一步后撤,自己仍然留在了长沙城内。不管形势如何在极度失望的情绪之下,他仍然坚守着在一个战区司令的岗位上。
接着王耀武的第24集团军开始布置衡阳会战,主力开始南下。完全放弃了常德一线的防御,只把第73军控制于益阳和宁乡一线配合99军防御长沙西部。
随着日军集结的兵力越来越多,不管是最高统帅部还是王耀武都把决战地区放在了衡阳地区。而薛岳所能指挥的也只有五个军,刚好与王耀武的兵力相平战斗力还弱上几分,后期可从左右对衡阳形成夹击之势。
在薛岳被大幅削权之后,他就相当于一个与王耀武一样的集团军司令,随便他去折腾。最高统帅部也可放心地按他们的计划来完成整个会战。
一方面,第九战区与第六战区的指挥没有归于一个系统。虽然当前有十二个军二十多万部队,但却过于分散,指挥系统混乱,无法对日军形成威胁。
另一方面,日军整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