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外交方针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79章: 外交方针 (第1/3页) 1931年12月中旬,蒋在内外压力下不得不第二次通电下野。1932年1月下旬,已基本达成合作协议的蒋和汪精卫联袂入京。在蒋汪合作安排国民政府人事之际,日方在上海挑起事端。最初蒋汪都主张息事宁人,派张静江等赴上海传达中央意见,要求上海方面在对日交涉中应“避免冲突”、“保全上海”。
在指示上海方面和平解决中日纠纷的同时,蒋对于日可能以武力进攻上海也有所准备。1月26日,他致电八十八师(前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二师)师长俞济时,命其速将该师所属的两个山炮连调赴上海归淞沪警备司令戴戟指挥。1月28日下午,因上海事端日趋严重,蒋与汪精卫初步商定了“积极抵抗,预备交涉”的外交方针。
29日拂晓时分,蒋接到吴淞要塞司令邓振铨急电,得知中日军队在上海发生武力冲突的情况。面对日寇的再一次武力侵略,他深感震惊,在此种状况下,改变不抵抗政策已势在必行:“倭寇必欲再侵略我东南乎,我亦唯有决一死战而已。”
如今南京政府准备迁都到洛阳,自己手里正缺的是亲兵部队。他把蒋孝先留到身边,不派部队有对不起柴永波。人家可是无代价给他装备了一支五千多人,而且武器先进、个个身怀绝技。
陈诚当然知道此事。二百万部队里挑选出八千人,训练到最后又淘汰三千人。可想而知、这支部队会是什么水平。既然总统要自己来,不用说心里明白一多半:“校长,我带部队去上海,杀鸡岂用在牛刀。”
“由十九路军全力守上海,前警卫军(八十七、八十八师)全力守南京。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交通部长陈铭枢留守南京,南京各机关概归何应钦指挥,宋子文驻沪,统一指挥沪上各机关。
为防止日军扩大战火,急电武汉方面,密切监视游弋于武汉九江江面的日海军舰队,严密戒备自卫,万勿为其所屈。
上海之战事固宜避免冲突,惟若日人恃强相欺、无理侵犯、应即不惜任何牺牲竭力抵抗、以尽守土卫国之天责为要。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对淞沪事变宣言》,严正声明中方“为执行中国主权上应有之权利,不得不采取自卫手段,并对于日武装军队之攻击,当继续严予抵抗。”
八十八师于5日前集结苏州、昆山待命,军政部命令驻河南归德的八十七师主力回调南京,并计划以此两部加入淞沪战场。空军与陆军须预定协同作战计划,调山炮部队一营归十九路军指挥,以加强其炮兵实力。上海前线指挥就有第五军军长张治中负责指挥吧。”
陈诚不明白了:“校长我来的意思?”
蒋说道:“你去卢氏,把这些情况给柴董事长解释一下。除了抽调中央军精锐部队直接增援淞沪战场之外,政府担心日军利用海上优势,在中国沿海地区登陆另辟战场。军政部为此在沿海地区调兵遣将,尽力加固沿海的防守力量。为防止防止日军乘虚而入、偷袭我们的政府部门,宪兵团是我扣下了。”
第十八军军长陈诚的来访,柴永波在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