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师长的苦日子来了

    第233章: 师长的苦日子来了 (第2/3页)

的文化水平跟不上,上的课理解不了。”

    另一个师长说道:“他们的普通军官都具备四国语言,我们在那里被他们看不起,所以——”他不敢再说下去,蒋愤怒的说道:“所以你们就放弃!用吃喝玩乐度过你们出人头地的机会!”

    杨文泰说道:“校长,卢氏军走的是精兵路线,这一点国民政府还无法比试。”

    “娘希匹!有兵无将怎么解决?”蒋大怒。

    杨文泰说道:“从黄埔军校挑出一部分人去卢氏学习,一年后总会出来一部分有用的将官吧?”

    蒋终于点头,他把张治中、陈诚和薛岳喊过来:“从你们部队里挑选一批文化程度好的基层军官,三天内交到柴董事长的手里去。”

    薛岳问道:“需要多少人?”

    “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年龄在二十五岁以下的,有多少都可以。我给你们卸个底儿,将来卢氏军补充给你们的部队将会按指挥官的能力分配,别说我偏向哪一个。”蒋苦思苦想,终于有了解决的办法。

    张治中、陈诚和薛岳高兴地敬礼走了出去,杨文泰伸出大拇指:“校长高明!”

    “形势逼人啊!别说德国和日看不起咱们的军队,就连法国和英国对咱们的战斗力都不肖一顾。哪怕前线用人的尸体堆出一条防线,我们也要保存相当数量的后备力量。”蒋这时才体会到柴永波和石小涵对他说的话里含义,抗日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杨文泰点头:“在重庆可以办个军官训练团,虽然不能解决大问题,基层军官还是有作用的。”

    “好!教官可以从卢氏请几个,再从黄埔军校调几个过去。另外要四川兵工厂引进卢氏的武器图纸和设备,扩大武器装备的生产很有必要。”蒋终于下了狠心,他对宋子文说道:“拿出一千万,这笔款决不能少一分一粒!”

    宋子文点头:“只能从长江运输和地方税收里想法子,我们不能再和柴董事长张嘴了。他这段时间接受那么多难民,日子也不好过啊!”

    蒋沉重的点点头:“上千万人流离失所,以水代兵这件事是对是错,历史都会给我们记上一笔!”

    黄河溃堤短时间阻止了日军进军的步伐。7月初,日军在江北占领太湖、望江以东,在江南占领江西湖口以东的长江沿岸地区。

    4日,日军华中派遣军调整战斗序列,由其司令官烟俊六指挥第2、第11集团军,负责对武汉的作战。以第11集团军沿长江两岸主攻武汉;第2集团军沿大别山北麓助攻武汉。

    日军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先后调集第2军和第11军共12个师团,以及海军第3舰队,航空兵团等500余架飞机,120余艘舰艇,约35万兵力。

    另以华中派遣军直辖的5个师团分别担任对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区的警备任务,以巩固后方,保障此次作战。

    李宗仁在蒋的支持下紧急调动部队,对各个集团军下达了死守武汉的作战命令。柴永波又从卢氏调动两个中队的空军飞机交到李宗仁手里,并且把迫击炮和手持榴弹发射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