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十一章 (第1/3页)第十一章
1、在武汉的日子(上)
荔枝要带秦明朗好好欣赏武汉的风情,她一早就带秦明朗来到了武汉最有名的小吃街——户部巷。
户部巷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地方很窄,以小吃闻名,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户部巷小吃已经成为汉味早点的代名词,在武汉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秦明朗站在小巷入口,看柱子上写着:“汉味早点米当先,户部巷里快热鲜”,横书:“汉味早点第一巷".
“这里的早点历史悠久,味道好,别把自己吃撑了!”荔枝说。
“知道,知道,你们叫过早,是吧!”
荔枝给秦明朗买了碗蔡林记的黑芝麻酱热干面,稠稠的芝麻酱包裹在劲道的水醒面条上,热乎乎的放进嘴里,感觉全身都充满了能量。
“好吃,你吃这个长大的吧!”
“是呀!刚到北京的时候,好欠咯。别吃完了,肚子撑饱了就吃不了别的了。”
“那也不能浪费呀?”
“留一半给我。”
“好!”
“来,吃面窝。”荔枝将面窝递给秦明朗。
“这个好,四周的柔软,中间的酥脆,好吃!”
“这是我最喜欢的老通城豆皮,还有烧梅,再来碗桂花糊米酒。”荔枝招呼秦明朗坐下吃。
“这个是什么做的?”秦明朗吃着豆皮问。
“是用米和绿豆按比例磨浆,在大锅里烙成薄饼,铺个鸡蛋上面,翻面后再铺上蒸熟的糯米,撒上有肉丁、香菇丁、笋丁、香干丁的浇头。”荔枝指着正在做豆皮的老板,“你看,将面饼完整翻面就不容易。”
“你会做吗?”
“会。”
秦明朗朝荔枝竖起大拇指。
“四季美的汤包来了。”荔枝端了一笼汤包过来。
“武汉人真幸福啊!”
“感觉到了吧,武汉是鱼米之乡,九省通衢。”
“武汉的女孩子也漂亮啊!”
两个20岁左右的长得清爽的女孩子正对着秦明朗笑。
“那你就留下来倒插门做女婿呀?”
“好啊!你招赘我了?”
“都要抢了,我才不凑热闹!”
“那我还是跟紧你好了。”秦明朗暧昧的搂着荔枝的肩。
……
吃饱了,荔枝带秦明朗参观武汉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黄鹤楼濒临长江,雄踞蛇山之首,“拔地倚天,耸翠如屏”。登楼远眺,极目千里,俯瞰江汉,气势磅礴,自古享有“天下绝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历代文人骚客登楼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的壮丽景观。
秦明朗站在楼上,远望长江滔滔江水和壮丽的长江大桥,诗兴大发: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挺有才的!”
“毛主席是我的偶像!”
“你的梦想是什么?”荔枝问。
“以前有过——和心爱的人环游世界,现在为了我哥哥把身体和灵魂都奉献了。”
“你的梦想好浪漫!”
“你呢?”
“我?……好久没想过梦想了,一下子还真答不出来。”荔枝伤感。
“好好想想吧,就算我的梦想实现不了,我也会努力帮你实现梦想的!”秦明朗认真的看者荔枝。
“也许,……我的梦想也不好实现呀!”荔枝满足的笑了。
参观了完黄鹤楼,顺着长江大桥就到了汉阳古琴台。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
“你听过琴台遇知音的故事吧?”荔枝问秦明朗。
“知道一点点。”
“那我讲给你听。”荔枝娓娓道来:“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大臣叫俞伯牙,他极善于鼓琴,一次伯牙受楚王派遣公干,乘船沿江而下途经汉阳江面,突遇狂风暴雨。停舟龟山脚下,待会雨过天晴,他心旷神怡鼓琴咏志,没想一会儿弦断了,伯牙知有人窃听,便请那人出来现身,此人便是樵夫钟子期。伯牙调好琴,沉思片刻,抚琴一首《志在高山》,子期称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称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伯牙喜遇知音,便结为挚友,并约定来年再会。第二年,伯牙按约与子期相会,可谁知子期不幸病故。伯牙悲痛万分,在子期墓前鼓琴《高山流水》,奏后,伯牙因失去知音悲痛万分,便扯断琴弦,摔碎琴身,决心今后永不鼓琴。”
“哦!这样啊。”
“也有说法认为:俞伯牙在晋国做了大夫出使楚国的时候。在一个风高浪急的中秋之夜,樵夫钟子期因砍柴遇雨,匆忙回家时见到了官家的船只,船头有大夫把琴,作高山流水之音,以抒大江明月之怀。为了不惊动官人,卑微的他只得躲藏在草丛中,不想听琴入迷而忘乎所以弄出了声响,被伯牙喝问。钟子期识得瑶琴,道出伏羲氏以树中佳木梧桐所制,得伯牙赏识,二人隧成知音。”
“那……哪个更真切呢?”秦明朗问。
“美好的传说,那么认真干什么?你考古啊?!”
“你讲得好仔细,和碑上刻的差不多!”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