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卫氏
第230章 卫氏 (第2/3页)
浓浓恶意,当初的董军比起如今的夏军来说,可爱得太多。
河东境内有上百座大大小小的坞壁,在夏军的强大攻击力下,大部分被攻破,抵抗者尽皆被屠戮。财富被掠夺,田亩被强吞,佃户被解散。“士民”竞相逃亡,但能逃脱的仍是少数。
即使刘渊自认已经够“收敛”,但一番抄没下来,所获甚多,河东上下,解脱出了上十万的佃户,以为夏国用。所得财物粮食,一成归查抄将士,三成被刘渊分赏三军,三成充为军用,三成上缴刘渊。
夏军最大粮食问题,经过此举,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所造成后遗症,便是原河东诸县的统治秩序被完全破坏,大部分县邑没了主政官员,地方行政完全陷入瘫痪。
面对这样的局面,刘渊也果断,直接擢吏为官。各县各邑,总有些不得志的小吏,夏军之来,头上的世家老爷们完了,给了他们机会,自然不会拒绝。
河东上下,寒门士子一跃成为县令、县丞者,亭长、游缴突升县尉者,不少,许多乡里庶民都籍此得到“官身”。当然,整体而言,能抓住这良机的毕竟是少数,还得是那种机灵人。
刘渊这种无论出身、无论德才,只要投效,便委官职的做法,在短时间内,夏国在河东的统治树立起来了。但后患无穷,长此以往,必有祸乱。所幸刘渊心里清楚得很,手中无人可用,他不过暂时为之,日后总会慢慢调整过来。
纵使如此,河东官吏的空缺依然巨大,上下混乱不已。
……
安邑,做为河东治邑,世家豪族是最多的,也是“受难”的重灾区。这些时日,在夏军的战刀之下,瑟瑟发抖。
卫氏,乃河东首屈一指的豪族,自卫青之后,卫氏家族传承至今,声望卓著。夏军的动作,卫氏损失也不小,庶出者、依附于其的士族豪强,多有为夏军所掠,倒是对卫氏本家无甚侵犯。
郡内各世家暗地里多有请卫氏前头反抗夏军暴虐者,但都为其所拒绝。
在安邑南边,卫氏坞堡,上千人惊惧地瑟缩于内。只因为,外边数千夏军步骑,正严阵以待。夏军,终于对这河东豪族,露出了獠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