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储位之争方始

    第384章 储位之争方始 (第3/3页)

亲自扶他下榻,拜访好伤腿,在其眼神示意下,退出房去。刘珝、刘琤皆纳汉女,刘珩则是妫媶给他从匈奴氏族奚氏中挑选了一名样貌品质上佳之女。

    “接下来,孤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待在长安了,对你们,孤打算安排一下。孤就不留你们在身边,碌碌无为了!”下方,成公英、梁兴几人,再加一些中下层军官恭敬候着。

    闻言,互相望了几眼,静等刘珩下闻。

    “或往边境戍关领军,或出郡县为校、尉,凉、并、云,乃至漠南,如何选择,你们可各自权衡。”刘珩淡淡道:“随孤东侵魏楚将士,陛下已有诏令,全数升三级,兵部那边已有备案。”

    眼中闪过喜意,回京这么久,这赏赐嘉奖没有一点消息,他们心里可有些戚戚。如今听刘珩这么一讲,都不由一安。

    虽然不知刘珩有什么打算,梁兴几人还是各自选好了中意去处。

    “子全,你跟着孤也有几年了,一直充当护卫,可有心外出带兵?”看向王双。

    王双直接就跪倒了:“臣,愿为殿下一护卫!足矣!”

    很坚定,王双不愿离开。

    “先生呢?”又看向成公英:“以先生之才,治一郡、一州,都绰绰有余,可有心外放?孤虽然做不得主,但也愿为先生请之!”

    成公英摇了摇头,轻笑道:“殿下可曾忘记了,在下降的是殿下,而非大夏。”

    刘珩轻笑一声,也不复言之。

    待其他人都告退之后,成公英留了下来,坐于一张胡凳之上,看着刘珩:“殿下方才之安排,尽遣心腹外放,尽散身边可用之人!用意颇深啊!”

    刘珩倚在靠枕上,幽幽道:“去岁,父皇曾以梁兴、侯选、成宜、杨秋‘四健将’之事问孤。这些年,孤于军中培植势力,有些过火了。此次,轻骑扰魏楚,孤百战而归,于军队声势更盛。父皇又以孤入兵部典事,看似重视,却令孤感惶恐!”

    成公英是聪明人,明白刘珩的意思,淡淡然抚须点头。

    “就今日之宴席,有这诸多轮值将校上门,传到父皇耳中,他会如何想?”刘珩凝声道。

    刘珩从榻侧取出一把匕首拔出,眼神深邃,盯着泛光的匕身,缓缓回鞘:“该收敛锋芒了!”

    ......

    在刘琤的郑王府中,刘琤正仔细阅读着来自杜畿与拓跋力微的来信,杜畿去岁末至雁门任太守,拓跋力微去云州为将。刘琤手下,也就这二人,如今最为得力。

    在案侧,坐着两名年轻人,凉州刺史韦端之子韦康,与刑部右侍郎法衍之子法正。韦康作为刘琤的妻舅,亲近刘琤是正常。至于法正,相识于坊市,便成莫逆。

    “比起陈王、周王两位王兄那边人声鼎沸,孤这边,确是冷清啊!”放下信件,刘琤轻笑一声道。

    “周王那边龙蛇混杂,陈王锋芒毕露,需知过犹不及,如此聚众为党,必遭忌,难以持久!”韦康见刘琤情绪似乎有些低落,不由出言道。

    刘琤表情莫名,眉头皱起:“陈王一回京,父皇便任其为兵部左侍郎,接下来可大展拳脚。而孤,虽有协助父皇处理政务,到如今依旧空挂一王爵,无职在身,颇感烦闷。”

    “以在下见,用不了多久,陛下对殿下与周王的任职便会下来了!”这个时候,法正满脸自信地出声:“殿下只需静候便是,需知,这储位之争,才刚开始!”

    ......

    杨修至夜而归府,方进门,便得知杨彪上门的消息。

    “父亲至儿府,何事?”拱手便问道。

    杨彪盯着杨修,面沉似水,顿了许久,冷淡道:“你与周王,走得太近了!”

    杨修一愣,随即恢复了淡然:“君子之交罢了,父亲不必忧心!”

    “你不要玩火!”杨彪胡子一抖:“皇帝这几个儿子,非龙即虎,斗起来,小心伤到自己!”

    这个儿子,聪明是聪明,常侍君前,这些年下来,倒是越来越有想法了。如今虽然春风得意,但杨彪心里总有种忧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