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釜底抽薪

    130 釜底抽薪 (第2/3页)

,别再耽误大家的时间,还是好好说清楚吧。”

    胡姨娘被她用言语激住,但心底下意识忌惮神鬼之事,哪里肯发誓。

    她目光一闪,咬着牙道:“陈姑娘,你与我赵家的恩怨,一时之间,实在拉扯不清楚。你一个姑娘家,我也不想太为难你。”

    玉兰嗤之以鼻。

    不想为难人,为什么要整这么一出?自己脑子又没坏,怎么会信她的鬼话。

    正要开口,胡姨娘朝李清晖道:“大人,妾觉得,与其结怨于乡邻,不如化干戈为玉帛。我家公子如今脑子糊涂了,却心心念念都是陈玉兰。想来,这大概是前世的冤孽吧。妾不要陈玉兰赔偿什么,只想求大人做主,让这陈玉兰去府中伺候几月便是。一则心病还需心病医,说不定陈玉兰去了,我家公子便能清醒过来。二则,也让她知道自己的举动,给我家公子带来多么大的痛苦。如此,她赎了罪,以后为人处世,自然也会收敛一些。”

    人群里又有水军说话了:“苦主都被害成这样了,还肯宽宏大量,真是仁义啊!”

    另有人附和:“这主意确实不错,对大家都有好处。”

    章状师回神,连忙站在胡姨娘那边,开口道:“大人,胡姨娘这主意甚好,甚是仁义。陈玉兰本就是奴婢出身,伺候人自然细心妥帖,何况赵公子又一心惦记着她,可见这是前世的缘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和解就不必结怨。还望大人细思量,允了胡姨娘所请。”

    玉兰肺都要气炸了,让她去伺候赵启北那贱人?她还要名声不要?进了赵家,她还能有好日子过吗?她脑子进了水,才会答应这种狗屁法子。

    李清晖眯起眼,盯着章状师:“你真觉得,这主意很仁义很妥当吗?哼,本官觉得大大不妥,陈玉兰与赵家已经结为死敌,陈玉兰若进了赵家,难道还能有好日子过?即便退一步,即便赵家肯善待她,她一个姑娘家,去近身伺候陌生男子,这名声还要不要?”

    民心是善变的,听了这话,不少人再看向胡姨娘、章状师时,眼中多了些鄙夷和质疑。

    见李清晖站在自己这边,玉兰眼底现出一抹湿润,心中很是感动。

    胡姨娘咬着牙道:“大人放心,陈玉兰若是肯去,将来我定然会让我家公子纳了她。”

    章状师眼睛一亮,连忙道:“此计甚好,一个奴婢,能进赵家门,当个妾室,也算是攀上高枝了,想来陈玉兰心底,也是极情愿的。”

    话音刚落,玉兰便道:“这样的好事,这样的高枝,谁爱攀谁攀,我不愿要。当初赵启北想强迫我时,何尝没有说好话哄我,我当时没有应,如今怎会回心转意?”

    她说完这番话,觉得太平淡了些,想了又想,便加了两句:“我虽身份低微,却也是有自己的底线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说完这几句,就见李清晖起先神色平静,等她念完这句诗,却是微微动容。

    玉兰将这一切看在眼底,不免感叹,诗词是个好东西,是万金油,到哪儿都得走文艺风。

    一两句能直击心灵的诗词,强过多少废话。

    胡姨娘自是没料到自己出了这么丰厚的条件,玉兰仍旧不愿接受,气血翻滚,几乎要呕出血来。

    李清晖目光在玉兰、胡姨娘、章状师身上一流转,再拍惊堂木:“肃静!”

    堂上堂下,登时落针可闻。

    李清晖不再耽搁,直接断案,徐缓道:“事情拉扯到现在,已经很清楚了。旁的地方本官管不着,但在本官治下,本官只愿人人安居乐业,弱者不受人欺辱。陈玉兰虽伤了赵启北和一众家丁、丫鬟,但起因是赵启北无理在先,之后赵家一众仆从上门,想折辱陈玉兰,想为赵启北复仇,这才惹出后面的风波。弱女无辜,奋起反抗,本官觉得情有可原。赵家仗势欺人,招来横祸,不过是咎由自取。所以此案,陈玉兰不需承担责任,结案后,赵家也不许再生事。本官言尽于此,诸位可服气?”

    玉兰一颗心稳稳落下,立刻道:“大人断得公道。”

    胡姨娘却是呆若木鸡,犹如五雷轰顶一般,整个脑袋都在嗡嗡作响。

    事情不该这样,不该!

    她愣了好一会儿,才尖声道:“我不服,凭什么她伤了人,却能全身而退?”

    她盯着李清晖看,脸上现出诡异的笑容,竟然不管不顾的嚷道:“我知道了,大人是京城人士,之前诚王世子一直护着陈玉兰,将陈玉兰捧在手心里。想必大人忌惮诚王世子的势力,这才不管不顾,包庇陈玉兰吧?大人你当众徇私,竟不怕让百姓们寒心吗?你对得起自己身上的官服吗?”

    她实在太气愤太不甘,一出口就直接将齐非钰拉扯进来,没有丝毫顾忌。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

    “肃静!”李清晖脸若寒霜,再拍惊堂木,压下了场外的议论纷纷,“别说是诚王世子,就算诚王亲自来了,又如何?本官行事,上对得起君王,下对得起黎民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