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釜底抽薪
130 釜底抽薪 (第3/3页)
。本官只是据实断案,何尝有半点徇私之处?刚才陈玉兰有一句话是对的,举头三尺有神明,何况这里又是公堂,在这里立誓,最是灵验了。”
他慢慢起身走下来,站在“明镜高悬”的牌匾下,一字字的道:“今日我李清晖在此立誓,此生我始终心怀公义,为弱者护航,为无辜者伸冤,绝不会屈服于权势的淫威下,绝不做违心之举。若今日、今后我行事有所偏颇、有违公道,天打雷劈,人神共诛!”
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众人皆为之动容。
看着风光霁月、信誓旦旦的李清晖,玉兰心底也涌起一抹感动,暗自感叹,如斯人物,若是能坚守本心,来日必定名动天下。
李清晖立完誓,便看向胡姨娘,肃容道:“本官言尽于此,你若再胡言乱语、信口开河,本官定会治你一个藐视公堂之罪!”
胡姨娘面如死灰,不敢再怼李清晖,就此偃旗息鼓。
可是,心底实在不甘愿,她将目光转向玉兰,声音虽然低,却带着咬牙切齿之意:“别得意,我不会放过你,绝不!”
一字字清晰入耳,玉兰暗下狠心,拿指甲尖悄悄掐了自己一把,痛得眼泪当场就掉了下来。
她扮出害怕状,含泪道:“胡姨娘,你别这样瞪我,别再欺辱我了,我怕,我怕!”
胡姨娘做梦都没想到她会这样,瞪着眼都忘记辩解了。
玉兰这时却转过头,朝李清晖叩首道:“多谢李大人为民女主持公道,但民女心底清楚自己的清楚。其实,今天民女安然无恙又如何?只怕用不了多久,民女命不久矣。”
李清晖也被她这一系列的举动弄糊涂了,微微拧着眉道:“陈姑娘何出此言?”
玉兰满目含泪,道:“我信朗朗乾坤,我信天理昭昭,可人心我不能相信。我从未想过,要攀附什么人,从不奢求荣华富贵,只想摆脱奴婢的身份,当个平头百姓,经营好一家子的生活。可是,即便梦想这般卑微,上天也从不曾让我如愿。我是高府的家生子,当初脱离高府时,已经得罪了几个贵人。其后,我便与赵家结怨,如今还闹到上公堂的地步。虽然我如今如愿赎身,成了平民,但凭我一己之力,如何能与这么多贵人们抗衡?不过是以卵击石,惹人笑话罢了。”
她说到这里,沉沉一叹,一言一语直击人心:“大人今日断了案,民女感激不尽,但民女的命运只怕已经注定,无人能够逆转。”
这一下,立马给她拉了不少同情分。
李清晖听了这番话,先是错愕,其后却慢慢懂了玉兰的心思。
高家、赵家,她已经得罪干净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着众人,她将一切揭开,说自己得罪了高家、赵家,暗指这两家人可能会打击报复。
这样看上去似乎很蠢,将两家往死里得罪,实际上,却是釜底抽薪的妙招。
将一切摊开来,大白于天下,高家、赵家行事时,反而不能无所顾忌。
毕竟,名声这块遮羞布,人人都需要的。
大户人家,有太多办法对付一个寻常的平民百姓,令那人生不如死,或是直接从这世界消失。
可是,大户人家,也是爱惜羽毛的。
悄无声息弄死个把人,算不得什么。但若是全天下都知道彼此之间结了怨,全天下都知道你想对付一个弱女,那还能下手吗?下手了,自家的脸面还要不要?名声还要不要?
何况,玉兰如今已经并非奴婢,而是平民。
若她真死了,这笔账,总还是要算一算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招,玉兰用得妙极。
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女孩,能有如斯勇气、智慧、见识,实属难得。
李清晖暗自感叹着,也叹了一声,才开口道:“你这番话,倒有几分道理。只是,本官能力有限护不了你,更不想落下什么包庇你的闲话,你休要怪本官。”
他说到这里,稍稍振作了些,转而道:“不过,你也不必太伤心。此案不久就会传遍天下,你若出了事,凡是跟你有仇、有牵扯的,都难逃干系,难逃悠悠之口。到时候,即便你性命不保,也总会有人还你公道。”
玉兰含着泪,接口道:“大人所言甚是,到那时,民女虽在九泉之下,也必定能瞑目。”
两人一唱一和,竟配合得极好。
胡姨娘默默咽下一口血,想瞪玉兰,却又怕玉兰再次语出惊人。
死死咬着唇,胡姨娘心底有万千怨毒。
陈玉兰这个贱人,她怎么敢大放厥词?怎么敢断了自己对付她的后路?她这张嘴,怎么这样利?
种种思绪翻滚着,胡姨娘身子发抖,脑袋发晕,几乎要晕厥过去。
不等她真的晕倒,李清晖一拍惊堂木,宣布退堂,这场官司就算完结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阅读悍女贵妻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