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夕花朝拾》来了
第358章 《夕花朝拾》来了 (第2/3页)
为什么会这样?一种可能是,老医生知识结构老化,而年轻医生知识结构先进。
毕竟,一个用传统中医治病,一个用现代西医治病。其实,对于中医和西医,我也有体验,西医上手快,效果明显,而中医显然落后了。
在中国经济学界,也有类似情况,老年经济学家大多不是经济学博士,也没有留过学,知识结构老化,而当下更为年轻的经济学家大多是经济学博士,也有多年留学经历,知识结构先进。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老年经济学家更为吃香呢?极有可能,中国是传统文化浓郁的地方,论资排辈比较严重。
再加之,中国的政府也好,市场也好,缺乏法治的有效约束监督,各种干预,各种扭曲,这种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比发达国家,显得更为错综复杂,这样一来,单单先进的经济学就不是那么适应,甚至是有屠龙之术之嫌!
9.在新浪爱问,有人提问,
“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是谁提出来的?网友ttyd1314有如下答复,
“民有、民治、民享”的纲领性口号是美国总统林肯提出来的。这是美国总统林肯在1963年11月19日葛底斯堡演说的一段名言。
其英文原文是(大抵如此,可能有些出入):(Thegovernment)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illneverdie)。
有人就译成:(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不会消失)。从这里看到,英文的原文非常精练,含义也比中文译文更深刻。
三个介词生动地体现了这个政府的性质:of:表归属,说明政府属于人民所有,而不是人民属于政府所有;by:表执行者,说明在这个政府一切的行事,包括运用(就是
“治”)和不运用(不属于
“治”)政治权力的时候,是人民(或其公选的代表),而不是官员来执行;for:表目的,这个政府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而不是人民以政府的目的为目的。
并且,人民愿意
“享”这个政府就
“享”;不愿意
“享”,政府无权要求人民去
“享”,否则就违反了
“以人民的目的为目的”的原则。我苗实认为,回顾20世纪,展望21世纪,中国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为
“君民共有,君民共治,君民共享”而努力奋斗。可以说,长期以来,中国存在着君为上为贵而民为下为贱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旧有传统,严重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急需改革开放来纠正。
而且,离开政治改革,经济社会改革也彻底不了,甚至有可能半途而废。
孟子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什么意思呢?孟子说:“那么治理天下的事偏能边耕作边干的吗?有官吏们的事,有小民们的事。再说一个人身上(所需的用品)要靠各种工匠来替他制备,如果一定要自己制作而后使用,这是导致天下的人疲于奔走。所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