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沈风斓,就在这里

    第一百七十四章 我沈风斓,就在这里 (第2/3页)

就算找到了轩辕玦,这些人若是从中作梗,事情又会更加难办起来。

    “是,属下这就去找!”

    薛大人不会想到,轩辕玦离开之后,竟然又来了一个沈风斓。

    若是有相关的名单,或是来往书信,一定来不及隐藏……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不仅是薛大人和刺史的屋子被搜了,就连所有九品以上的官员,家里都被搜了一遍。

    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光明正大地搜,一个是偷偷摸摸地搜。

    蒋烽的身手虽比不上陈墨,想在一个普通地方官的家里来去自如,还是很容易的。

    搜查的结果丰富,当夜就见了分晓。

    “娘娘,这个薛大人果然有问题。他的书房里头有京中来往的密信,数量甚多。那个刺史大人也有,余者便是录事参军,并他手下的几个功曹,家中搜出了京城钱庄刻印的金子。”

    蒋烽等人搜查潜入搜查之余,还把那些证据全都拿回来了。

    沈风斓打开信封之前,有一瞬间的犹豫。

    待看到信中落款的那一刹那,她忽然蹙起了眉头。

    “怎么会是她?”

    蒋烽看着她的面色,犹豫了片刻。

    “娘娘,我们调查得知,这位薛大人原是武将出身。他曾经在卫家军中效力过两年,后来才被调到岭南才任观察使的。”

    那些书信的来源,正是长公主。

    而薛大人的履历,也正好说明了这种可能性。

    长公主勾结了薛大人,要轩辕玦的命。

    这赤裸裸的现实摆在眼前,沈风斓当真无话可说。

    长公主为了卫玉陵之死,当真是疯魔了。

    这样大的手笔,这样的不顾一切……

    “把搜集来的这些证据,让那些大人们看清楚。而后将涉案的官员全都收监,若有人敢有异议,即刻带他来见我。”

    有明黄裘在身,哪个地方官员敢有异议?

    正如一道尚方宝剑,一下子砍掉了岭南身居高位的主官。

    底下人等群龙无首,对沈风斓更加言听计从。

    连夜处置了薛大人等人之后,沈风斓连眼睛都没合,便命众人即刻启程往钦州去。

    “娘娘,长公主拼尽全力,派出那么多的刺客。我们只有二十余人,是否向京中寻求救援?”

    沈风斓已换下了一身苗人打扮,众人也都恢复了原来的穿着。

    十来日的风尘仆仆,让她穿着广袖襦裙的腰身,越发弱不胜衣了。

    浣纱看着有些心疼。

    “娘娘,要不……”

    看着她眼中的红血丝,终究是没说出那句,要不先歇一夜再走。

    这一夜,已经快要过去了。

    等天再亮的时候,岭南此地,便不复从前的模样了。

    沈风斓忽然想到了什么。

    “向京中求援怕是来不及了,但岭南不可没有主官,否则时日一长必生变故。速速派人将这些罪证传送回京,圣上一定会再派新的主官来理政的。”

    这等危机时刻,她一心系着轩辕玦,竟还有精神顾及岭南的百姓。

    蒋烽不禁想到,驿馆附近的百姓说,轩辕玦是怕从北门突围伤到城中百姓,才改走南门的……

    这一瞬间,他仿佛觉得,轩辕玦和沈风斓就是一个人。

    “是,娘娘。”

    ——

    沈风斓一行人朝着钦州府去,一路快马加鞭,不敢停息。

    为了不引人注目,仍是只有三五个护卫在明面上,其余的暗中跟随着。

    从黑夜到破晓,熬过了最黑暗的一刻,天光将明。

    这些从本地官衙弄来的精壮马匹,最适宜走岭南的山路,也架不住连夜狂奔。

    至于马上的人,就更加疲态尽显了。

    沈风斓于骑马之事不算熟练,她骑的最好的,是那种小只的西域矮脚马。

    可是乘坐马车的话会浪费许多时间,现在对于他们而言,时间就是性命。

    沈风斓便亲自策马,一开始还有些颠簸后惯,而后便逐渐适应了。

    蒋烽等人起先也担心,怕她摔下马来。

    沈风斓暗自苦笑。

    其实她只是,一个姿势坐麻木了……

    经过一片树林外围的时候,蒋烽忽然勒住了马,转头朝沈风斓禀告。

    “娘娘,前面的路不好走了,不如先在这里先下马休息,用一些干粮补充体力。”

    前方进入树林之后,地上蛇虫鼠蚁繁多,不适宜下马进食。

    眼见人疲马乏,沈风斓在马上点了点头。

    浣纱坐在一个护卫马上,众人的马一停下来,她连忙赶上去伺候。

    “娘娘快些歇歇,喝点热水。”

    一边递过水壶给她,一边又在她坐的树下,撒了一圈防蛇虫的药材。

    萧太医也从一个护卫马上下来,颤颤巍巍的模样,看着十分难熬。

    “萧太医,你还好吗?”

    萧太医年纪不算老迈,可跟一群训练有素的护卫相比,他毕竟是个行医的文人。

    这样昼夜颠簸,难免吃不消。

    可是跟沈风斓相比,他到底还是个七尺男儿啊!

    听沈风斓这样问,他连忙挺直了脊背。

    “没事没事,娘娘都能受得了,下官自然也能受得了。”

    说着在地上找了块石头,连灰都来不及掸去,便大口大口地吞咽起干粮来。

    他们能休息的,也就只有一日三餐的时间了。

    沈风斓便解开了覆在面上的纱丽,低头啃起了干粮。

    树林之中有鸟飞过,翅膀扑棱扑棱的,在他们手中的干粮上落下灰尘。

    沈风斓警觉地看向蒋烽,后者停下了进食,竖起耳朵听着山林中的动静。

    除了鸟鸣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别的声音。

    “蒋烽,这干粮实在太硬了。你去打些山泉水来吧,我喜欢喝山泉水。”

    此处是山林外围,路上并没有见到有泉水流过。

    这叫他去何处找山泉水?

    沈风斓忽然使起了小性子,让众人都有些吃惊。

    她却不依不饶。

    “你听见没有?你是想饿死我吗?”

    蒋烽只好起身,朝着她拱手一礼,而后往林子里走去。

    沈风斓放下了干粮,靠着树干闭目养神起来。

    浣纱和浣葛面面相觑,萧太医甚至朝着沈风斓身边挪了一步,以为她是身子不适。

    沈风斓却抬眼看了他一眼。

    萧太医正要搭脉的手,灰溜溜地缩了回来。

    紧接着,便听见一声破空之响,头顶上的树冠飞快掠下一个黑影。

    沈风斓飞快地睁开眼,顺势朝着身旁的斜坡一滚,让那个黑影扑了个空。

    原来是一个黑衣人,手持明晃晃的长剑飞身而下。

    见沈风斓滚到了一旁,他连忙再度提剑迎上,同时四周又飞出了五六条身影。

    沈风斓看着朝自己提剑而来的黑衣人,露出了一个诡谲的微笑。

    这一笑,那个黑衣人大惊失色。

    只见蒋烽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一剑挑开了他的身形。

    同时林中涌出十数人来,皆是晋王府训练有素的护卫,对上了那几个黑衣人。

    沈风斓这一边,人数立刻占了上风。

    “留活口!”

    沈风斓断喝一声,对此情景似乎早有预料,不慌不忙。

    两方不消多久,蒋烽等人已将那一干黑衣人屠尽,只留下了最后一个活口。

    “别杀我,求求你们别杀我!”

    那个黑衣人一开口,蒋烽便听出了不对。

    “娘娘,这不是我们先前在客栈,遇到的那种死士,死士是绝对不会开口求饶的。”

    沈风斓和京中的死士,打了数次交道,也算是十分熟悉了。

    她轻嗤一声,“他当然不是死士,他只是长公主府的护卫罢了。”

    被押在地上的黑衣人,一听这话惊讶地看着沈风斓。

    “你……你怎么知道我是长公主的人?”

    她在南宁城中搜到书信之后,知道此番刺杀是长公主的手笔,索性不再隐藏自己的行踪。

    长公主下了这么大一盘棋,南宁必定还有她的人。

    她索性把事情闹大,大张旗鼓地揭示自己的行踪,就是为了吸引长公主的余部。

    如果是宁王派出的人,就算知道她的行踪,也不会来动她。

    但若是长公主……

    她为卫玉陵的事记恨轩辕玦,必然更记恨她沈风斓。

    知道她的行踪,长公主手下的人,又怎会不杀之而后快呢?

    果然,这一行黑衣人见她把蒋烽支开,立刻就趁机上来了。

    事实上,蒋烽根本就没有走远,而是待在暗处等着他们出来。

    再加上原本就暗中跟随的护卫,这五六个黑衣人,根本就不是对手。

    “我知道的还很多,比如,你们追着晋王殿下到钦州了吧?”

    那人眼神一动,下意识的反应,验证了沈风斓的想法。

    “因为我知道的太多了,所以你若是说不出什么有用的东西,我是不会留你性命的,明白吗?”

    沈风斓拿出方才啃了一半的干粮,继续啃着。

    她轻松的语气,仿佛是在说,今天天气很好之类的。

    那个黑衣人咽了一口唾沫。

    “我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这算不算有用的东西?”

    沈风斓勉强地点了点头,“位置是会改变的,你今日得到具体位置的消息,明日我们赶去就已经不同了。那么这个消息,好像没什么用。”

    她在套那个黑衣人的话,试图让他说出更多东西。

    那个黑衣人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