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沧州之重,京城之乱(一更)

    第二百零三章 沧州之重,京城之乱(一更) (第2/3页)

略地位极高的去处。

    圣上把沈风楼派去沧州,足可见是把沈风楼,当做沈太师的继承人来培养。

    沈风斓当时还以为,沧州的重要,是在于离京城极近,起到拱卫京机的作用。

    原来这里还有军事力量。

    “那么,这一支海上军队,是由何人统辖?”

    沈风斓一下子便抓到了问题的重点,江夫人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娘娘这话问到实处了。从前有敌之时,是有专门的将领管辖的。可后来敌人不敢来犯了,这支军队便没人记得,成了沧州知府顺便管辖的力量。”

    别的地方官,最多管辖境内的屯兵。

    屯兵的战斗力,一般还不如衙门的捕快。

    相比来看,沧州知府就厉害了,他的手上有真正意义上的军队。

    而今夜轩辕玦,显然是在等着江呈来见他。

    沈风斓忽然明白,为什么江呈这个知府的位置,一坐坐了几年不调动了。

    “晋王殿下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设法把江大人的位置,按在了沧州?”

    江夫人连连点头,不知道是欢喜还是激动,眼中几乎渗出了泪水。

    “要说起来,这件事还是得归功于娘娘。因着妾身替娘娘说了几句好话,不但认识了国公夫人等人,就连妾身的夫君也得了晋王殿下的青眼。夫君日夜不敢懈怠,操练这支军队,而今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沈风斓几乎一口茶水喷了出来。

    她算是明白,江夫人为什么眼眶含泪了。

    寻常人在任上,只要不出什么错,满了三年就能升职。

    沧州离京城那么近,按理说江呈早就该升任京官了,却活生生被轩辕玦按了好几年。

    京城中的乱象若是再晚点发生,那江呈和江夫人岂不是要在沧州,活活戳一辈子?

    现在终于有了升迁的盼头,江夫人热泪盈眶。

    沈风斓强忍着笑意,嘴角仍是翘起了弧度。

    不厚道啊不厚道,晋王殿下怎么这么不厚道?

    她心中腹诽的同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一支军队,就算京中发生什么不可掌控的事,他们也能多一分保障。

    “咳……江夫人。还有江大人……真是辛苦了。”

    为了替轩辕玦安抚党羽家中女眷的情绪,也为了表示沈风斓的歉疚之情,她命浣葛取来了一方锦盒。

    “夫人喜得龙凤胎,我既知道了,理当恭贺一番。只是出门在外匆忙,没什么可敬贺的东西。正巧我带了一双安枕的双鱼玉,是云旗和龙婉小时候用过的,带着出门睹物思人罢了。夫人要是不嫌弃,权且以此敬贺。”

    江夫人听她前面的话,还客气地推辞。

    待听得是云旗和龙婉小时候用过的,眼睛便亮了起来。

    瞬间泪意无影无踪。

    “这……这怎么好意思?是小王爷和小郡主的东西,妾身怎么敢要呢?”

    像这种安枕的玉佩玉玦玉如意,云旗和龙婉有一大堆,用也用不完。

    不说轩辕玦是怎样疼爱这一双儿女,宫中圣上和萧贵妃又是怎么样疼他们。

    单单说定国公府,一年就不知道要送多少这样的物件给他们。

    沈风斓乐得拿些普通的来做人情,她知道这些东西在她看来寻常,对许多有子的妇人而言,却是一种心灵寄托。

    譬如江夫人,看着这一双双鱼玉,她就像看到了孩子未来的平安喜乐似的。

    “江大人替殿下做事,劳苦功高。区区小礼,夫人若是推辞,便是瞧不上了。”

    江夫人听她如此说,便高高兴兴地收了锦盒。

    与此同时。

    书房中,轩辕玦与江呈秉烛夜谈。

    当着沈风斓的面,他总是一脸轻松惬意,同她玩笑地说着将来的后宫之位。

    而在面对京中传来的大堆文书之时,他心头的凝重,只有他自己知道。

    他只比宁王小一岁,两人也算一同长大,虽然地位天差地别,对彼此的了解却比其他的兄弟更多。

    他承认,他看不上宁王的心计叵测。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宁王是个聪明人。

    这一招欲擒故纵,他用得满手都是汗,步步为营。

    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直到今夜,他得到萧贵妃从宫中传来的书信,看到了那副楼兰王的画像。

    宁王竟是楼兰王的儿子,和他并非骨肉兄弟。

    这样的真相,让他有了一种解脱般的感觉。

    不是骨肉兄弟,他便少了许多束手束脚的顾忌。

    “殿下,八千沧州军已经点齐。是要随殿下的龙船回京,还是在沧州留守,悉听殿下吩咐。”

    江呈躬身垂首,自有一番视死如归的镇定。

    他是地方官员,还只是个区区知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