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你们想干什么?(一更)

    第二百一十章 你们想干什么?(一更) (第2/3页)



    他知道,轩辕玦身边高手如云,单是一个陈墨,就不是元魁可以匹敌的。

    更何况他如今断了一只手。

    这一去,他未必还能回得来。

    宁王意识到了这一点,却还是派他去了。

    他的心里,始终放不下元魁的那一次背叛,放不下他对沈风斓的伤害。

    而元魁也明白,即便他死,这次他也非去不可。

    这是他唯一能向宁王证明忠诚的机会,他不能错过。

    ……

    龙骑营中,得了宁王诏命的龙威,无奈地抓了抓头。

    自打昨夜京中哗变开始,一日的时辰尚未过去。

    他却觉得过了一季那么漫长。

    这一日之内,他既然顾虑着城外的晋王,会不会有什么异变。

    还要顾虑着城内的宁王,会不会有什么非分的命令。

    更要顾虑着他新接掌的龙骑营士兵,会不会不忿于他依附宁王,听从宁王的命令关闭城门,行这种悖逆之事……

    而今宁王的命令总算下来了,这也算是悬在脖子上的利剑,终于掉了下来。

    他也终于不必再提心吊胆了。

    宁王终究,还是做了这样的选择。

    “来人,去把几位副将和参领,都请过来。就说本将有重要的事情,要同他们商议。”

    龙骑营的主账之中,龙威坐在龙骏一向坐着的位置,朝着底下发号施令。

    小兵接过令来,忙退出了帐子,去召集诸位副将和参领。

    寻了半日,却连一位将领的影子都没见着。

    那小兵又找了几个士兵,一同去找他们,心中无比纳罕。

    真是怪了,这些将领们平日都在营中,怎么这样紧急的时刻,他们反倒一个都不出来了?

    这实在不合乎情理。

    就在几个士兵满营寻找将领们的时候,营中一处隐蔽的帐子里,乌压压地坐着一群人。

    因是隐蔽的库房,里头显得有些阴森和狭隘,光线十分昏暗。

    仔细看去,才发现这些人,正是小兵要寻找的龙骑营将领们。

    “……方才我就瞧见了,宁王府的人来传令了。等着吧,一会儿龙威必定要寻咱们,让咱们跟着他一起做这掉头买卖了!”

    一个身形壮硕如山的黑胖身影,粗声粗气地说着这话。

    他口中的掉头买卖,便是指跟着宁王谋反。

    黑暗中,有人叹了一口气。

    “若是咱们将军在,必定不会让咱们龙骑营赤诚忠勇的名声,毁在他龙威手上!”

    他口中的将军,指的是龙骏。

    原先龙骏在的时候,旁人还会尊称龙威一声副将军。

    也不知道怎么的,龙威代替龙骏掌权之后,这些人反而对他不恭了起来。

    一口一个龙威,丝毫没拿他当做龙骑营首官来看。

    在他们的眼中,龙骑营的首官只有一个,便是龙骏。

    那先前开口的黑胖身影站了起来,不满道:“咋?咱们龙骑营的赤诚忠勇,是靠将军一个人立起来的不成?难道将军不在了,你们的骨头就软了?”

    都说相由心生,瞧他黑胖的的粗壮身躯,便知道他不是个软骨头。

    其余的将领被他一激,纷纷坐不住了。

    “老黑,你这说得是什么话!我们要是这种人,今日还偷偷地聚在这里,商量个什么劲?”

    一个年长些的参将在黑暗中拉了他一把,被称作老黑的黑胖将领这才坐了下去。

    年长的参将又道:“既然在座的诸位,心里都有一杆秤。那就别藏着掖着了,都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你们是认为宁王持假圣旨谋反,还是晋王有意带虎骑营进京作乱?”

    毕竟是年长之人,说话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

    可他这么赤裸裸一问,倒让有些人沉吟了起来,一时不好回话。

    毕竟他们都是军中武人,心里虽有一杆秤,也难保正确。

    万一弄错了,那可不是大周的千古罪人么?

    老黑头一个说话,“这还用问吗?都这么明显了,连老学士都说定国公手上的密诏,那才是真的圣旨!你们这些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还不信老学士的话是咋的?人家读过的书啊,比咱们几个加起来吃过的米还多!”

    老黑说着这话,像是完全忘记了,他自己也是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粗人。

    他虽没有文化,平日除了一些兵法之外,根本没有正经读过书。

    可他心里头是尊敬读书人的,更尊敬像老学士这一种,用性命证明了自己的忠义之人。

    天地不仁,吾道不孤。

    他问过自己刚考上秀才的大儿子,说这句话是啥意思。

    大儿子年仅十八,听过之后很认真地回答他。

    “这话的意思就是,天地没有仁德,但是他的路并不孤独,他有人陪伴。”

    老黑怎么也想不明白,老学士有谁陪伴呢?

    他是宁王杀来儆猴的鸡,除了他之外,并没有谁跟他一起赴死啊?

    他的大儿子白了他一眼。

    “他说有人陪伴,意思是有人像他一样忠心为国为君,即便是他死了,他也不觉得孤独。因为在精神上,他有许多志同道合者。像是定国公和沈太师他们,不就是吗?”

    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