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将下

    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将下 (第2/3页)

宜兴县人,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生,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进士。虽是江南文人,却天赋异禀,武艺高强,更为难得的是他能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

    他善于驭下,士兵愿意替他效死力,有史料记载:“军中尝绝三日饷,象升亦水浆不入口,以是得将士心,战辄有功。”

    他还善于练兵,明末三大精锐之一的“天雄军”就出自其手。又善奇袭,经常以几千府兵大战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贼寇而胜之。

    这个猛人到底有多猛呢?看史料中的一段记载就能略知一二:

    象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升额,又一矢仆夫毙马下,象升提刀战益疾。

    贼骇走,相戒曰:卢象升遇到就死,不可侵犯!

    第二位猛人孙传庭,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人,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生,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一表人才,多有谋略。这位猛人也是战功赫赫之辈,农民起义军在他手里几近覆灭:

    比如农民军首领闯王高迎祥,欲自汉中进攻西安。孙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无法攻克,遂意图自子午谷入,直逼西安。孙传庭料之,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后被俘,送往北京处死。

    又比如农民军继任首领闯王李自成,陕南一战孙传庭指挥五路兵马采用分兵堵截,机动设伏战术打退了驰援陕西起义军的马进忠、马光玉所部,又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

    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被镇压下去,明军情势大好,可惜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便得到喘息。

    孙传庭战功标榜,可以说是崇祯手中一张不可多得的王牌,故此,《明史》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说法。

    至于最后一位猛人,新科状元史可法就更不必说了,独守孤城,以身殉国,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