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土法解困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06章:土法解困 (第1/3页)说实话,在小孙子出生前的这短短的两个时辰的时间里,李老四仿佛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兴奋、顾虑、焦急时刻充斥着他,让他忽喜忽忧,生怕出什么意外。儿媳揪心般痛苦的嚎叫,更着实让他坐卧不宁,全身都起满了鸡皮疙瘩,心也不自然而然地紧缩在一起,吓得大气不感喘。打从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老鸹子的第一声报喜,他那僵硬的面孔才迅速得以舒展,昏浊的老眼当即才有了光闪的喜色。孩子平安落地,儿媳的痛苦消失,情绪也逐渐稳定,几个出出进进的女人个个脸上挂着喜悦的神情,怎不让他感到乐不自支呢?他高兴地差点跳了起来,冲老伴咧嘴一笑,招呼也不打,连忙欢天喜地地跑了出来,大步流星地直朝着豆岗的方向走去。
先后遇见的几个背草的妇女和挑水歇歇的老头,见了他匆忙的样子,多主动与他搭讪,李老四似乎怕被耽误了时间或是担心搅乱了自己的兴致,如同压根就没听见似的,只是含笑点头而过。
一路小跑,不多会就到了大队部门前。他是经过世面的人,这里他来惯了,也没有什么顾及,见队部会议室的门开着,便毫不犹豫地闪身而进。
孤身一人住在边口一间、负责照看队部兼遇事跑腿的毛国山听到动静,急忙从屋内窜出,大概他正在做饭,干枯的发梢上间杂着几根蚯蚓状的草灰,一向凶狠的目光被熏得有所迟钝。他一眼看见是李老四,赶忙点头哈腰地笑脸跟了过去:“老哥,走闺女顺便来看看的?还是有其他什么事?他们还没有过来呢,要不你到俺屋里等等?”
“俺既不是走闺女顺便来张张的,也不是找大队长有事情的,更不是找吴会计的。因为家里有急事,特意过来打个电话给儿子的。”李老四拐弯磨角地说明了来意。
毛国山是东庄人,快五十岁了,至今孤身一人。他鼻塌、嘴阔、两颊胡须丛生,三角眼上终年带着血丝,看起来既凶狠又邋遢,让人望而生畏;由于个头比较高腿粗脚也大,比较善于跑路,人送外号“毛粗腿”。他的族弟毛大兵干大队长那年,经不住他天天跑去软拖硬磨,终于安排他进了大队部当差,主要工作是照看房子和平常跑腿送通知,算是没有屈料。自此以后,他与李老四见面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两人年龄相差不大,逐渐也就混得特别熟。
当他明白了李老四来意,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从他那条军用制服的裤子口袋里掏出钥匙,打开了会议室里面的那间房门。
这个房间是大队长毛国庆个人办公用的。大队唯一的一部手摇电话就在这里。毛国庆曾经就给毛国山作过规定,如果他不在,除了吴会计,任何人不能碰电话,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可毛国山心里清晰着呢:李老四可不是能轻易惹得起的人,弄不好能让自己滚回家。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毫不犹豫地拿起听筒亲手交给了李老四。这回,毛国山的关照便被他当成了耳边风。
李老四摇完电话,告知公社邮电支局的话务员接淮阴粮校,对方就忙开了,电话那头接连传来:
“喂,你要那里?”
“喂,我要淮阴。”
“好,请稍等。”
“这里是淮阴,请问你哪里?喂,有话请讲。”
“电话接通了,你要哪里?”
“请接淮阴粮校。”
“电话正忙请稍等……”
这个长途复杂,要经过公社邮电支局连接县邮电局再连接市邮局再转连到对方单位,两头不算,光中间就转了三个总机,一等就是大半天,里面不断传来乱糟糟的操着不同口音的男女接线员的声音。
乘着电话那头正在忙碌的当口,李老四这才想了致谢。他掏出香烟放在电话机旁,随手抽出一支扔给向毛粗腿。毛粗腿眼尖手巧动作灵活,一把抓在手中,自己点上火抽了起来。他很是自觉,也不作打扰,只是规规矩矩地站在旁边侧耳细听,屋内出现一阵令人焦急的沉默。
约莫半支烟的工夫,电话终于要通,接听的是粮校传达室一个中年男人的口音,他问明了情况,用标准的普通话交代:“请耐心等等,我这就立刻去班级找人。”
“恭喜呀,又添孙子了,你老李同志可真有福气呀!”毛粗腿见李老四放下听筒,抽烟点火的当口乘机讨好。
李老四一听这话,高兴坏了:“同喜,同喜!这不,着急打这个电话就是想让儿子早一点知道喜讯的。”
简单的刷锅洗碗喂猪后,老鸹子似乎忘记了早上还计划好的事,出了院门,仿佛脚上长了眼,直朝李士军家走去,至于到孙寡妇家探听消息之事,可能被她忘记在脑窝后了。
走到半路,迎面碰见李大嫂和老油子老姐弟俩一路兴高采烈地走来,老鸹子主动与他们打起了招呼:“他大娘,你们还没吃早饭吧?”
“老四从饭店买来几个菜,苦求硬劝他舅喝两盅,俺见一家子忙里忙外的也插不上手,家里昨天晚上还剩了好多菜,两天都吃不完,不吃也会馊,俺就把他大舅拽回来了。他大舅难得来一趟,俺家有酒有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在老四家里吃。亲戚归亲戚,可是远一层了。”
李大嫂六十四五,耳不聋眼不花,口齿清清楚楚,说话头头是道,就是双脚比较小,走起路来比较吃力。
老鸹子正好想起了替李士卫做媒的事,便故意想跟李大嫂透露一下,这样就能早一点收到她的一番感谢,于是主动迎上前去,把她拉过一边,不显山不露水地俯耳低语道:“他大娘,俺给士卫物色好了一个人,正想听听你的意见呢。”
李大嫂可能还在兴头上,好似一时没有听清楚,突然止住笑容,疑惑地问:“士卫怎么啦?”
老鸹子又提高点声调再把话重复了一遍。李大嫂这回听清楚了,立刻满眼放出光来:“哪家闺女,人家会看上俺儿子吗?他都快四十啦!”
“俺看有门了,走,他大娘,到你家俺和你详细说说去。”
李士戍家正房是四间又高又大的带走廊瓦房,李大嫂一个人住在边角的一间。
当门一间靠后墙摆放着一只三米来长、大半人高的条几,条几上摆放一摞《毛泽东选集》,上面墙上贴着马、恩、列、斯、毛五位伟人像,右面山墙上贴满花花绿绿的大人小孩子的各式奖状。看来一家人都特别爱干净,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整个客厅布置的有条有理,给人以整洁、明亮高雅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