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00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第1/3页)曹可仪总说董晓荷是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董晓荷当然知道曹可仪的意思是说她是个想得多,说得少的人。可每当曹可仪这样说的时候,她总是习惯性的调侃自己:“是啊,就是太‘一鸣惊人’了,所以才要少鸣嘛。”曹可仪当然也知道董晓荷若有所指,但她并不说什么,因为她知道,也只有在她面前董晓荷才可以说出这样的话,可以偶尔这么真实地表达一下自己的哀愁。
曹可仪自今还记得小学五年级的那次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那是自己和董晓荷第一次合作表演,也是唯一的一次。那次她们表演的节目是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董晓荷唱歌,她跳舞。她还记得当董晓荷用她那略带稚嫩的美妙嗓音唱起那个忧伤的故事时,她沉醉了。她沉醉在那个忧伤的情节里尽情地舞动自己,她仿佛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她获救了,而那个救她的人却永远地逝去,她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悲伤。也正因为这样她要飞得更高舞得更精彩。
那次的表演,曹可仪和董晓荷的节目大获成功。评委们怎么也不敢相信两个才十岁出头的女孩子可以把这首歌、这个故事演绎得如此精彩。他们给了两个小姑娘很高的评价,认为她们是下半年本市参加省中小学生艺术节的杀手锏。两个女孩也很兴奋,她们从小就被培养成舞台上的精灵,她们期待下一次共同登上省城的大舞台,赢得更多的掌声。
但实际上,那次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上只有曹可仪,她就着《一个真实的故事》原声带的音乐一个人在省城的舞台上起舞,她的心中空荡荡的。
中午的时候,曹可仪在省艺术中心附近的旅馆中打了个电话到董晓荷家里,听着电波那头传来的声音,她下意识地咬紧了下嘴唇,那嘶哑得如同她那正处在变声期中表哥那样丑陋的声音真的属于董晓荷吗?
董晓荷出生在一个音乐气息浓郁的家庭,爸爸董安平是中学的音乐教师,妈妈刘夏是县少年宫的钢琴教师。因为父母工作的缘故,董晓荷出生后一直由在乡下老家务农的爷爷奶奶抚养。爷爷整天都在地里忙活,只有奶奶在家带着小小的她。奶奶是个聋哑者,所以和奶奶的交流仅在于眼神与手势,这个技能几乎是董晓荷与生俱来的。也正因为这样,幼年的董晓荷要比同龄人安静很多。董晓荷刚满四岁的时候,爷爷病故了,爸爸妈妈考虑到奶奶一个人带她很辛苦,而且董晓荷也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所以她被带回了县城生活。很快,董安平夫妇发现一直生活在聋哑奶奶身边的董晓荷特别安静,甚至有些自闭,为了让她活泼开朗一点,他们决定让女儿接触音乐,他们觉得音乐能使人的心更宽广更开阔一些。董晓荷毕竟是遗传了父母血液中的音乐细胞的。四岁的她坐在钢琴前,在爸爸妈妈手把手的教导下,很快就能弹出像《小燕子》、《春天在哪里》之类的曲子。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刘夏陪着女儿练琴,董晓荷一边弹一边就着旋律轻轻吟唱:“……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嘀哩哩嘀哩嘀哩哩,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一首简单的儿歌下来,刘夏发现平时不爱说话的女儿原来拥有这么美妙的声线,如果好好栽培,将来肯定不比当红的邓丽君、李谷一之流差。夫妻俩一商量立马决定让女儿去少年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