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演卦

    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 演卦 (第2/3页)

后与上次一样,右手再拿起刚刚放下的蓍草,左手来数右手的蓍草。

    最终,展步的左右手中各余下四根蓍草,合共八根蓍草,于是展步将这八根蓍草合拢,放在刚刚数出的五根蓍草中,这八根蓍草也不再运用。

    然后展步又将身前四根一组的所有蓍草归拢起来,如此一来,卦象的“第二变”已经完成。

    此时展步的手中有三十六根蓍草,接下来,展步再随意的将手中的蓍草分开,重复“第二变”的动作,当所有的动作完成之后,展步的左右手又是各余四根蓍草。

    展步再将这剩余的八根蓍草归拢,放在身侧,然后展步把放在身前的所有蓍草都捡了起来,到现在,演卦的“第三变”已经完成。

    而三变之后,展步手中的蓍草则是“一爻”。

    所谓爻,是构成卦辞的最基本符号,爻分阴阳,一般在符号中,长实线代表“阳爻”,是一个“—”的符号。而两根短线构成的虚线则代表“阴爻”,是一个“--”的符号。

    阴爻与阳爻自上而下罗列结合,三个爻便可以组成八卦,例如自上而下为阴阳阴,那么就是八卦中“坎卦”,代表了水,而如果自上而下为阳阳阳,那么则代表了“乾卦”,代表天。

    八卦中任意两个上下组合,便为六十四卦。例如上卦为乾,下卦为坤,那么就组成了六十四卦中的“否卦”。

    也就是说,《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需要六爻才能得出。

    展步刚刚进行的演卦,名为“三变”,“三变”完成之后,只能得到“一爻”,自然,这一爻如何得到,也需要进行计算,需要数自己手中剩余蓍草的数目。

    此时展步开始数这些蓍草的根数。最终,展步的手中有二十八根蓍草,这时候展步心中明白,这第一爻为少阳。

    一般来说,当三变完成之后,手中的蓍草数目只有可能是四种情况:二十四、二十八、三十二、三十六。

    而这四个数字被代表四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