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省试名单出炉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省试名单出炉 (第1/3页)

    元祐三年三月丁卯(20)。

    赵煦刚刚醒来,就看到了童贯的身影,出现在了寝殿前的帷幕前。

    “有事?”赵煦问道。

    “回禀大家,胡总编递来了札子!”童贯说到这里的时候,也有些忍俊不禁。

    是的!

    胡飞盘,是个和汴京新报绑定在一起的名字,谁是汴京新报的总编辑,谁就是胡飞盘。

    他童贯是一代目,冯景是二代目。

    这就让童贯感觉有些奇怪。

    因为这让他很容易就联想到瓦子里的那些知名厂牌——李师师、徐婆昔,也都是一代代传承着的。

    好在,他如今已不是胡飞盘了。

    “哦!”赵煦坐起身来,伸手接过了童贯递来的冯景札子。

    说起来,冯景出宫后,开始接手童贯的差事后,表现的很好,没给赵煦丢人。

    无论是汴京新报、汴京义报,都被他打点的井井有条。

    报童们的培训和训练,也是有条不紊。

    另外,可能是在赵煦身边待的比较久,所以他很清楚赵煦的政治倾向和态度。

    所以,在文章、新闻的选用上,非常有态度。

    这就让赵煦很欢喜了。

    于是,短短几个月,冯景的内臣官阶,就已从殿头(正九品),升到了东头供奉官(从八品)。

    拿着冯景的札子,扫了一遍,赵煦笑了起来:“善!”

    “看来,韩持国也开窍了!”

    冯景只报告了一件事情——汴京义报,收到了署名许州山人的文章。

    冯景不敢擅自做主,故来请示。

    而那篇文章,被冯景附在了札子后面。

    赵煦只是随便扫了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就是韩维的文章!

    没办法!

    当代文人的文章诗词,其个人风格,通常都非常鲜明。

    不然,赵煦的上上辈子,苏轼知贡举的时候,也不会闹出那么大的风波。

    韩维的那篇署名许州山人的文章,也是如此。

    赵煦只是看了前面两行,就已经知道这是韩维的文字了。

    这篇文章以四六骈文的格式写成,辞藻华丽,用典无数,一看就知道必是有着极高文学积累与造诣的老臣,才能写得出来的文字。

    然而……

    赵煦却不怎么喜欢!

    因为,这篇文章的文字之间,有着一股子让赵煦不太喜欢的,甚至本能的有些厌恶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作清高姿态。

    当然了,可能当代文人会很喜欢。

    认为这就是文人风骨!

    但,在现代留学后的赵煦,却着实有些不喜欢。

    没办法——现代的年轻人,哪个会喜欢那些功成名就的老登们,居高临下的指指点点?

    倒是其文章主体思想,还算可以,算是蒲宗孟那一套涓滴经济学的脉络。

    只不过,蒲宗孟的主旨,落在了城市。

    以工商业、手工业为出发点。

    而韩维的这篇署名许州山人的文章,落笔在广大农村。

    从乡贤的视角出发,强调乡贤们的作用。

    所以,哪怕赵煦不喜欢这篇文章,却也很高兴。

    将冯景的札子,收起来,赵煦看向童贯:“去告诉冯景,此文可作为下一期汴京义报的头版!”

    “诺!”

    于是,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