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放榜(1)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放榜(1) (第1/3页)

    大宋朝科举放榜的放榜地点,经历过三次变更。

    起初,省试后合格士子名单,是在旧尚书省礼部的南墙张榜公示。

    这是唐代传下来的规矩。

    故此,省试合格士子,又有南省举人的雅称。

    当然,这都是从前了。

    因为,元丰改制后,皇城重修。

    三省有司机构,集体搬迁进了大内西,推平了过去的三班院官廨,重新修建了富丽堂皇的三省官署。

    自然的,礼部也就再也无法在自己的南墙张榜公示省试合格举人了。

    南省故事,从此绝唱。

    好在,早在太祖时代,太祖皇帝为了与民同乐,就已命人于每次省试后,于金明池外、琼林苑之间,使人设榜,每逢省试放榜,便在此公示。

    但,太宗觉得,只是如此的话,并不足以彰显国家重视文治,仰赖士大夫的国策。

    于是,又在州桥之前,御街一侧的闹市,立一高墙,作为每次省试之后的放榜之地。

    这里也是无数故事、段子里,榜下捉婿的主要发生之地。

    元祐三年三月辛未(24),省试放榜日。

    天刚蒙蒙亮,赵煦就已经起来,在童贯的陪侍下,来到了福宁殿前,东上閤门之前的台楼上。

    他远眺着州桥方向,轻声说道:“希望今日不要有刁民不识好歹,坏了朕去金明池与民同欢的雅致!”

    今年的金明池争标活动,可是他即位后,第一次与汴京百姓,天下士绅公开见面的盛大场合。

    亦是赵官家们,对外塑造自己亲民、爱民形象的关键所在。

    敢坏他雅兴的,必是无父无君之人。

    无父无君,不是刁民是什么?

    如此刁民,赵煦不止得请他们吃一顿温情棍棒!

    还要统统要褫夺他们将来的科举资格。

    当然,这种事情不能公开说。

    公开说了就有损他圣君的形象。

    悄悄的建个黑名单,把这些人统统拉进去。

    以后科举阅卷的时候,叫负责誊抄、编排的官员,见到相关名字的卷子,直接黜落就可以了。

    至于会不会因此损失人才?

    呵呵!

    ……

    当赵煦在州桥眺望着州桥方向的时候。

    开封府府,后衙大院之中。

    两百多名,从御龙第一将借调过来的锐卒,都已换上了开封府铺兵的衣着。

    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根长棍。

    狄咏看着自己面前,这些他亲手训练出来的锐卒。

    皆是去年,宋用臣奉诏从两浙、淮南等路的矿山中招募的青壮矿工。

    俱是一等一的好苗子。

    盖因矿工,就必须重纪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