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巡视县学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百三十四章 巡视县学 (第1/3页)

    (猫扑中文 )    (报歉一下,上一章(233)因为上传错误,将232章重复了,现己更改过来,请见谅)

    从主观与客观上来说,科举制对历史进程来说有利有弊,但对于广大读人来却是利好消息,这可以让自己鲤鱼跃龙门,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说得直白些,自从三舍制取士以来,县学里的生员就快变成了无赖聚集地,只要富户拿得出银钱,这县学生员就有自家子弟的一席之地,有了这个名额后,自家就可以免些身伇,花小钱省大钱,何乐而不为。

    县学里虽然有不少靠花钱进来的生员,但也不管真才实学之辈(毕竟县学学长也是要考绩升学率的,必须要收些有真才实学的生员),说不定将来哪个生员中了进士,成为关系中重要的一份子,而且以大宋的体制,知县不仅是一县父母,更是名义上负责本县教育责任的最高责任人,更可以被本县生员们看成除了本县学长以外的老师。

    所以,从关系学、心理学外带社会学的急功近利思想中,县太爷的影响力显然比县学学长要大,更容易被这些县学生员认做老师。

    古时所有地方的县学都是庙学合一的,诸位看官可以去南京夫子庙一观,孔庙、字宫、贡院连为一体。事先县学己得知县太爷前来,县学的几个学官早早便候在县学门前。巡视程序就是那几样,先文庙烧香,礼敬 过至圣先师,然后便是如集生员训话,后举行观试风。

    在这个时候,自然要拿捏出几分气势出来,乐天在县学学长与教谕的陪同下,立于学宫明伦堂台上,目光扫视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