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炼钢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三十七章 炼钢 (第1/2页)

    过了几日杨洪欢喜的对我汇报说找到煤了。因为派去的人问过当地百姓后得到消息,当地有些村子的农户已经在用它生火,当地人叫它黑耀石。所以找到这些农户,就找到了煤。

    看过样品后我确认了是煤,于是对杨洪下令道:“杨爱卿,你即刻传令给临江县衙,令当地县衙组织人员大量开采此物,然后运送至匠作监。此物可抵绢税,可在匠作监按斤换取铜钱。另在开釆时一要注意安全,有伤亡县衙要赔偿农户;二要付予工钱。严禁县衙以权谋私,克扣工钱。如有这样的事让朕知道了,他这个县太爷就别干了,情况严重朕还要他脑袋。”

    杨洪见我用了从没有过的严肃的口气说这话,也正色施礼道:“陛下放心,老臣知道如何处理此事。”我脸色一缓又道:“朕话不说得重一点,怕这小小的县衙见利忘义,干出天怒人怨的事来,最后还是百姓遭殃。”杨洪回道:“陛下一心想着百姓,难得、难得。先帝在位时也是时时不忘百姓,陛下有先帝之风,可喜可贺。”这时我想起了李世民的那句千古名言,忍不住剽窃了一把,正气凛然的说道:“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復舟。不可轻慢百姓啊。”杨洪听了我这句话,半天才深施一礼道:“陛下有这句话,可成一代明君也。臣等定当全力辅佐陛下,使陛下能一展胸中抱负也。”

    我听后笑道:“朕心中所想,不禁脱口而出,让杨爱卿见笑了。”杨洪连忙道:“陛下此言,胸中自有万千臣民,何来见笑?臣等只有欣喜之情。”我又让杨洪把送来的样品全部送去匠作监后,杨洪告退了出去。随着我的这句话慢慢传开,士林中人一片颂扬之声。蜀国出了个一代明君的说法也传播开来,甚至传到了魏国和吴囯。也让一些生活不下去的百姓举家投向了蜀国,这又是我没想到的。

    煤找到了,就能大量炼出钢铁。现代的炼钢炉在这个时代是不可能被复制出来的,别的不说,光是一个电机我就无能为力。想来想去,把我那点可怜的金属冶炼知识想了个遍,才想到五代时好像有人发明了灌钢法,造出了宿铁刀。又想起了一点灌钢法的细节,我最后还是决定去匠作监和铁匠交流一下。这种交流肯定比我在这闭门造车有用。

    第二天,我和安公公来到了匠作监。毛义去了城外的火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