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一) (第1/3页)郝大楞二十六岁,办事情愣头愣脑,所以叫郝大楞。
郝大楞出生在梨树县四棵树乡安家屯村,那里是典型的北大荒,沙陀地。拿郝大楞娘的话说,这是一个小鸡不想下蛋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所以,村里的大姑娘小伙子长大了要想发展,都要走出去打工,去灯红酒绿的城里打工。
灯红酒绿,据说这四个字是郝大楞娘在孩提的时候,听一个来安家屯插队的北京知青说的。不过,据说直到今天郝大楞娘也没有弄清楚这四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唉,管他呢,就是好呗!
安家屯越往北越荒凉,所以出外发展基本上都是往南走,去中等城市梨树县城,去大城市四平。郝大楞娘听人家说过,四平的街道那是相当的宽,四平的楼那是相当的高,四平的大姑娘穿的那是相当的少……每每听娘讲的时候,郝大楞那个神往啊!那就别提了,那个恨不得马上长个翅膀飞去。不过,即使长了翅膀郝大楞娘也不让,因为那时郝大楞还没有长大。
终于,郝大楞二十六岁了,按照郝大楞娘的想法,他的宝贝儿子可以出去闯荡闯荡了。
郝大楞背着叠得四四方方的行李走在去大城市四平滚烫的油漆马路上。郝大楞的东西不多,包里几件破旧的换洗衣服,还有一个麻布口袋。
临出门前,郝大楞娘一把泪一把鼻涕地说,大楞啊,出门万事难,在外头不比家里,万事都要藏个心眼,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自己要照顾好自己。郝大楞娘看上去饱经风霜,才四十几岁的年纪,可额头上的皱纹深得都能夹死好几只蚊子了。
郝大楞在烈日下站了半个多钟头,盼星星盼月亮似的可下把客车等来了。郝大楞面对着家的方向没来由地掉了几滴鼻涕眼泪。当客车开动的时候,郝大楞擦干了眼泪,当想到从此就可以打工赚钱了的时候,又破泣为笑了。
车子足足开了四个小时才到了城里的车站。郝大楞站在车辆川流不息人群熙熙攘攘的城市,不免有些手足无措。看着那一张张表情不同的脸,郝大楞蓦地发现居然一个不认识。郝大楞不喜欢陌生。有一个老板模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