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番外 聊聊明朝的户籍1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二二八章 番外 聊聊明朝的户籍1 (第1/3页)

    今天,我们来聊聊明朝的户籍制度,轻松一下,看看史上最勤政的皇帝,老朱同志究竟有多厉害。

    朱元璋时代,户口管理相当严格,因为这紧紧联系着国家的税收,关系着大明的长治久安,能不严格吗?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老百姓必须要有户帖,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户口本。

    我们来举个栗子,展示一下民籍王栋杰同志家的户帖:

    “姓名:王栋杰;年龄:28岁;原籍: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现籍: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龙墩村;

    家庭成员:张氏;年龄:26岁;与户主关系:夫妻;子息1人,尚幼;

    家庭财产:正房三间、辅房两间、中等耕地三十亩、花圃半亩;牛一头,车一架……”

    明代户口本有一绝,家庭财产要登记,这也是社会对你财产所有权的承认,同时也是衡量你纳税额的一个重要依据。

    我们现在的户口本,则没有这项功能,无论你从某人的身份证还是户口本,都很难查清他的真实资产!这是与明代很大的一个不同,管理比较缺失,是不是应该向老朱同志学习!

    户帖,由县衙盖了章以后,由老百姓自己保存,还有一本装订成册的,叫做户籍册,一式四份复制后分别上报户部及省、府、县保存,其中户部的一册,因封面都用黄纸,所以大家称之为“黄册”。

    哪一天,如果老朱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青年农民的家庭财产情况,比如王栋杰家的,可以通知南京户部从户籍中抽出常熟县的那一册,只需随手一查,就能一目了然。

    全国报上来,那是一万多册啊,一大堆,藏在南京后湖的东西二库,碰到祭祀等场合,还要拿出来供奉,以显摆一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由于黄册数量太多,为了征税、编徭的方便,户部又专门弄出了一个白册。每年年终,户科给事中1人、御史2人、户部主事4人,共计7人,拎着算盘,噼里啪啦,核对错误,这可很关键啊,相当于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