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高产农作物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八十六章 高产农作物 (第1/3页)

    方云的计划是,每个甲长给牛九头,八个甲长有七十二头耕牛就够了,这样一来,只需要投入五百两就够了。

    而且这些买牛的银子方云也不会白出,他会在耕地开垦完之后,将这些牛全部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卖给军户们。

    军户们前三年不用交税,三十亩地,至少能有无十石粮食,留十二石自己吃,再留七八石应付突发情况足够了,剩下的三十石都可以换成银子。

    山东的粮价均价在五钱每石,三十石就是十五两银子,买下耕牛完全不是问题。

    方云也不打算要军户一年就还清,而是在三年免税期内还清就行。一头耕牛也就七两银子,分成三年每年就只需要还不到二两五钱银子,对军户来说没有任何压力。

    同样,方云还可以把耕田要用到的铁犁、锄头等种田需要用到的农具,全部卖给军户。

    这样不仅军户不用为耕牛等农具发愁,方云也能收回一大半开垦的成本,一举两得。

    于是方云对刘晔及其他几个甲长说道:“我给你们每个人九头耕牛,开垦所要用到的农具我也会替你们全部准备好,至于粮食。。。”方云顿了顿继续道:

    “就按人口来计算,不管男女老幼,每人每天一斤粮食,不过只有在开垦的期间是免费的。等开垦完这三千亩亩地以后,如果家里没有粮食的,也可以来找我,不过那时就算是借的,等你们收了粮食之后再还给我。

    所以你们几个人必须尽快把土地开垦好,虽然已经错过了种小麦和水稻的季节,但还可以种玉米,种红薯、土豆等,这些都是耐寒高产的粮食,尤其是红薯,一亩地的产两,就够让你们吃上半年的饱饭了。”

    红薯在古代可是好东西,连牛逼哄哄的康乾盛世都是靠吃红薯吃吃出来的。

    在后世社会可以达到亩产两千到三千公斤,明朝虽然没有后世那个条件,但是亩产七百公斤,还是问题不大。

    明末著名内阁大臣徐光启在的甘薯十三胜文中的第一胜就是说了:‘一亩收数十石’。

    明朝一石大概一百二十斤,就算徐光启有些夸张,可就算按照十石计算,也有一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