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卖土地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百七十九章 卖土地 (第1/3页)方云将地租限制在两成以下,目的是为了让普通百姓能够吃得上饭,不是要地主破产,地主、士绅、商人同样是他治下的百姓,只不过是他们撞到枪口上。
商人还好,方云虽然征收商税,但是商税的税率并不高,都是根据商人的商收入来制定的,赚的越多交的商税才越多。
但是地主和士绅就比较吃亏了,这类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靠收地租,店铺之类只是给他们挣点零花钱,如今地租被限制在两成以下,他们每年的收入就被固定下来了。
本来随着方云对登州、莱州和青州三府的进行土地改革,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初步的改善,百姓生活被改善了,必然会推动经济的发展,这其中就蕴含了大量的商机。
如果碰上脑子灵活的地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难得机会,因为不管大小地主,一个个都是有钱的主,普通百姓想要做生意,起步资金这一关就管不了,但这对地主、士绅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比如秋收之后便要入冬了,以往过冬百姓由于买不起棉衣棉裤,只能躲在家里烤火取暖,但是躲在家里可没有吃的,他们还得出去干活,所以每到冬天都会有大量的百姓冻死冻伤。
今年秋收以后,农民在交完税或者是交完租之后,手上都还有一些闲钱。虽然百姓大多不舍得花钱,但是有些钱他们却不得不花。
百姓也不想要每天蜷缩在家里,寒天冻地还穿着单衣,万一冻得伤风感冒了,看病钱可能会是冬衣价格的几十倍,所以百姓们早早地便开始置办冬装。
看着别人置办冬衣,家里没有过冬衣物的百姓也不甘落后,青州府加上登莱两府,有**百万百姓,顿时导致棉衣棉裤需求量大增,直接催生了一大批的棉花商,纺织商。
而棉花只是诸多商品中的一种而已,王永民在山东境内大修官道,使得建筑、木材行业变得火爆起来,方云到处修建兵工厂,又让钢铁、火药等行业变得兴盛。
随着青岛城的建立,胶州湾也正式利用起来,各地来往的海商人络绎不绝,更是催生了一批造船商人。
虽然方云的山东造船厂依旧是一家独大,但各式各类的造船厂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生产小到几十料的舢板船,大到能够运输三五百货物的商船。
这些新兴起商人群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